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被称为“环境的世纪”,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自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尤其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几乎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环境保护运动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即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绿色产品、实行绿色管理、建立绿色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引导绿色消费等,使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进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著名的跨国公司,迫于政府、公众和市场竞争的多重压力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陆续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形式已由最初作为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管理层分析与讨论”的组成部分,转变为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而发展到今天的独立年度环境报告书。国内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规范、行之有效的环境报告编制指南的指导,导致国内企业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少而且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外部对企业的了解,制约了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在国内推进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势在必行。本论文以“关于《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及推行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的研究课题为依托,以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为依据,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及指南的研究,同时选择海尔集团为典型企业,连续三年开展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的编制和发布工作。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物质流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项目进行权重分析和等级分类,从企业概况、环境管理、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等六个方面建立报告书内容框架和指标体系以全面阐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编制企业环境报告书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点及工作流程,并最终完成国内首部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的编制,为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编制依据,也可为国内其他地区企业环境报告书的编制提供借鉴,为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分析了企业环境报告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发展阶段,分析了支撑环境报告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各种环境相关的报告书编制指南。第三章对环境报告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的分析,得出了我国必须推广环境报告制度的结论。第四章介绍了编制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的相关事项,提出了环境报告书应采用的信息披露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指南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等级分类。第五章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指标体系,采用环境会计、物质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企业概况、环境管理、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国内首部环境报告书指南——《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建议稿)》。第六章介绍了《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建议稿)》的两个技术支撑单位,海尔集团及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企业环境报告书的编制概况,并通过对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国内推广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建议。第七章总结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