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了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这是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国际评论。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主要阐释中国对于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和涉华问题的主张。 相较于“国纪平”对重大问题的深度剖析,“钟声”以“立场鲜明、反应迅速”见长,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第一时间发声,阐释官方立场,表达民族情感,培育理性成熟大国心态,极大增强了国内舆论引导力、国际舆论影响力。 本文以“钟声”文章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框架分析的方法,分析其言论特征,揭示其在外交中的寓意和价值。通过研究发现:“钟声”发布时机以“他国政府有所言论或行动”为主;议题分布中“时政议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关注系数最高。评论意图方面,“经济类议题”以回应“不实之词”为主,“军事与安全类”议题以“提出建议”为主流;观点态度方面,“双边关系”议题“褒贬参半”,“与日、美关系,争议大于共识”;写作特点方面,“驳论”运用比例有所下降。 最后,本文对“钟声”文章的“挑战”、“不足”和“机遇”进行了解读,认定它是外交策略的“放大镜”和“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