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18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收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30例)、通脉颗粒+西药组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按西医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年颁布的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抗心绞痛、扩冠为原则),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颗粒治疗。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疾病者予相应西医治疗,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和血清IL-18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经成组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4周后复查血清IL-18水平,经配对t检验各自与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比较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8水平比较经成组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心绞痛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6.67%,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均明显减少,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的用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心电图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的为63.3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脉颗粒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2.通脉颗粒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改善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