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介导imipramine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抑郁药在治疗慢性疼痛中备受青睐,临床及基础研究都证实其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是抗抑郁药是如何发挥镇痛效应,其机制至今不是很明确。本实验组研究发现,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及该环路中的BDNF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本实验主要探讨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是否参与了imipramine镇痛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1.观察慢性注射imipramine的镇痛作用及其对VTA-NAc环路兴奋性的影响:于CCI术后3天开始腹腔慢性注射imipramine(30mg/kg),给药后1,3,7,14天等各个时间点测量小鼠热缩足潜伏期;依据行为学选择适当的时间点取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VTA、NAc区c-Fos和BDNF的表达。  2观察兴奋VTA-NA环路后对imipramine的镇痛作用的影响及该环路中c-Fos蛋白及BDNF表达变化:CCI小鼠经腹腔慢性注射imipramine14天后,于CCI对侧VTA注射小剂量的bacolfen或morphine,检测给药后各时间点0.5h,1h,2h,4h,8h的疼痛行为学变化;依据行为学取材分析c-Fos及BDNF的表达变化。  3.证实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的BDNF是否介导了imipramine的镇痛效应:CCI小鼠经腹腔慢性注射imipramine14天后,于CCI对侧NAc注射小剂量的外源性BDNF,观察给药后慢性imipramine处理的CCI小鼠1h,2h,4h疼痛行为学变化。  结果: CCI疼痛小鼠经腹腔慢性注射imipramine显著地抑制了CCI诱发的热痛觉过敏行为。给药后第14天取材,免疫组化分析显示VTA及NAc区CCI诱发的c-Fos表达显著减少。在CCI对侧的VTA注射小剂量的baclofen(5nM/0.15 ul)和小剂量的morphine(50 nM/0.15 ul),显著地翻转了丙咪嗪的镇痛效应;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也显示,VTA及NAc的c-Fos蛋白表达增加。Western blot分析发现,CCI疼痛小鼠VTA-NAc环路的BDNF也被imipramine慢性用药所抑制;VTA注射小剂量的baclofen或小剂量的morphme后,则翻转了imipramine对BDNF的下调;在VTA多巴胺神经元投射区NAc注射小剂量的外源性BDNF(5ng/0.2 ul),逆转了imipramine的镇痛作用。  结论: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通过调控BDNF的表达参与了imipramine的镇痛效应。
其他文献
“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我们公司10万余元的货款终于收回来了.”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促成一起涉民营企业合同纠纷监督案件达成和解,消除了对民营企业商业信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在心肌,背根神经节及血清的表达变化与糖尿病大鼠痛觉减退、心肌易损性增加的关系,探讨痛觉减退与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今年以来,江苏省金湖县检察院充分利用“政治体检”这一方式提高干警政治纯净度、敏感度,确保“健康”,预防全体干警政治思想疾病的发生.rn该院首先列出详细“体检单”,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