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干预作用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率不断增加,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遏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对于仅有斑块形成的人群,他汀类药物的干预意义尚不明确,本试验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该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入选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连续就诊对象,入选标准:(1)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3个;(2)超声提示中低回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排除标准:(1)已知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史:冠心病、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如缺血性脑卒中、腹主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和症状性颈动脉病等;(2)糖尿病;(3)严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既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史或颈动脉区放射性治疗史;(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5)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或动脉炎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判断的疾病;(6)甲状腺疾病、结核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7)慢性感染、肿瘤等消耗性疾病;(8)近期规律服用过降脂类药物;(9)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定义为正常水平,入选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试者根据血脂水平进入正常LDL-C组(随机分为A组和B组)和高LDL-C组(随机分为C组和D组)。四组均接受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同时A组、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日。分别记录患者以下各项试验指标:(1)干预前、干预12周及干预12个月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干预前、干预12周及干预12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肌酐(SCr)、肌酸激酶(CK);(3)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获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性质、大小、厚度。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检查结果,当P<0.05(双侧)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本研究共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140例,131例完成随访,其中A组34例:男性2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8.38±9.19岁;B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97±9.96岁。C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57±7.13岁;D组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1.03±7.76岁。A与B组、C与D组在年龄,性别,BMI,SBP,DBP,吸烟饮酒情况,既往病史,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性质、大小及厚度,TC、LDL-C、HDL-C、TG、ALT、AST、GGT、FPG、SCr、CK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后IMT和颈动脉斑块变化的比较2.1正常LDL-C组与基线比较,1年时A组IM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由57个降至54个,但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回声斑块由21个(36.8%)降至15个(27.8%),转变为中等回声斑块,中等回声斑块由36个(63.2%)增至39个(72.2%),斑块性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厚度较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60mm vs.1.94±0.52mm,P=0.504)。与基线比较,1年时B组IM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由52个增至59个,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回声斑块由20个(38.5%)增至28个(47.5%),中等回声斑块由32个(61.5%)降至31个(52.5%),斑块性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斑块厚度高于基线水平(2.26±0.80mm vs.1.98±0.63mm,P=0.037)。两组间比较1年时斑块性质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高LDL-C组与基线比较,1年时C组IM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由52个降至51个,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回声斑块由27个(51.9%)降至22个(43.1%),转变为中等回声斑块,中等回声斑块由25个(48.1%)增至29个(56.9%),斑块性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厚度较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0.62mm vs.1.99±0.53mm,P=0.503)。与基线比较,1年时D组IMT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0.35mm vs.1.45±0.28mm,P=0.000);斑块数量由56个增至68个,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回声斑块由29个(51.8%)增至38个(55.9%),中等回声斑块由27个(48.2%)增至30个(44.1%),斑块性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斑块厚度高于基线水平(2.23±0.81mm vs.1.94±0.48mm,P=0.019)。两组间比较,1年时IM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的比较3.1正常LDL-C组与基线比较,12周时A组TC、LDL-C、TG水平降至3.85±0.69mmol/L,2.38±0.57 mmol/L,1.38±0.4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TC、LDL-C、TG水平为3.80±0.84mmol/L,2.17±0.41mmol/L,1.23±0.53mmol/L,与基线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12周时B组TC、LDL-C、TG、HDL-C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B组TC、LDL-C、TG水平与基线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与基线相比由1.23±0.20mmol/L明显下降至1.15±0.21mmol/L(P<0.01)。组间比较,A组在12周及1年时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及HDL-C水平差别不明显(P>0.05)。3.2高LDL-C组与基线比较,12周时C组的TC、LDL-C、TG水平分别降至4.79±0.94mmol/L,2.92±0.60 mmol/L,1.14±0.31mmol/L,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C组的TC、LDL-C、TG水平分别为4.51±0.83mmol/L,2.71±0.62mmol/L,1.08±0.36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12周时D组TC、LDL-C、TG、HDL-C水平均有所下降,TC、HDL-C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D组TC、LDL-C、TG、HDL-C仍低于基线水平,TC、HDL-C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在12周及1年时的TC,LDL-C及TG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DL-C水平在12周时差异最显著(P<0.01)。4 BMI和血压、血糖的变化4.1正常LDL-C组与基线比较,12周和1年时A组BMI、SBP、DBP、FPG水平均有所下降,BMI、SBP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线比较,12周时B组BMI、SBP、DBP、FPG水平均有降低,BMI、SBP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B组BMI、SBP、DBP、FPG仍低于基线水平,BMI、SBP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BMI、SBP、DBP、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高LDL-C组与基线比较,12周时C组BMI、SBP、DBP、FPG水平均有所下降,BMI、FPG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C组BMI、SBP、DBP、FPG均低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12周时D组BMI、SBP、DBP、FPG水平均有所下降,BMI、SBP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D组BMI、SBP、DBP、FPG均低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BMI、SBP、DBP、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的比较5.1正常LDL-C组A组2例(5.9%)出现ALT、AST轻度升高(<正常上限3倍),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同时严密观察,ALT、AST水平恢复正常。B组未出现ALT、AST及CK升高者。两组间比较ALT、AST、GGT、FPG、Hb A1c、CK、S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2高LDL-C组C组3例(10.0%)出现ALT、AST轻度升高(<正常上限3倍),(<正常上限3倍),1例(3.3%)出现CK轻度升高(<正常上限2倍),在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同时严密观察,肝酶及CK均恢复正常水平。D组未出现ALT、AST及CK升高者。两组间比较ALT、AST、GGT、FPG、Hb A1c、CK、S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斑块进展。
其他文献
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健康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任务,不应约束人的发展、限制人的成长,而应以学生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创新
用HPLC法测定盐酸丙卡特罗及其片剂的含量与有关物质,原料药重现性试验及片剂回收率试验RSD均小于0.5%,并可分离出4个杂质峰。另用一阶导数双波长光谱法测定片剂含量,可消除辅料干扰,回收率99.50%,RSD=0.72%。
<正> 人们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认识能否帮助那些不成功的学习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有哪些特点。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本文介绍了IMO推荐的综合安全评估理论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日照岚山港区大型船舶引航风险评估。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能够有效识别船舶引航风险原因并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
由于载体材料、制备工艺的限制及大分子药物本身的特殊性质,目前上市的大分子微球注射制剂多集中于相对分子量小于1 500的多肽类,鲜有分子量较大、空间结构复杂的蛋白类药物
为了研究用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时所需浓度,探讨用患者使用过的可疑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炎中的应用价值,将各种化妆品以不同浓度对35例健康者,38例非接触性皮炎湿疹类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罗非鱼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21世纪初达到顶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导致附加值和利润较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的6个木脂素类成分。采用Lichrosphere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7 nm。测定了12批五
本文论述了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变革的现实可能性,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变革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