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创业热潮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城乡经济体制进行着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原有的就业体系发生巨变。在1999年后,因为扩招而日益庞大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就业矛盾随之日益凸显。高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引入并发展创业教育,藉此培育更多创业者,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率的提升。因而“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成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目前我国创业大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理论、经验及技能等,因创业综合素质不高而导致成功率较低的问题,社会支持体系对其的引导和支撑就显得意义尤为重大。温州作为我国创业发展起步早、速度快、规模广、前景好的典型区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创业经验、积淀着广阔的创业资源、构筑着成熟的创业环境、塑造着众多的创业典范。这为当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持续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支持。在通过对比上海、杭州地区社会支持体系经验的基础上,也能发掘温州地区支持体系中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和舆论等主体间在创业政策、创业教育、创业帮扶和创业引导等方面存在的构建缺陷,从而为我国地方高校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提供路径选择。这些举措大致囊括:一、政府应制定宏观创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创业资金支持,简化创业程序,建立专门机构,优化外部创业大环境。二、高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和平台建设,一方面,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教材、师资、方式上推陈出新;另一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建立功能合理、效果显著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三、企业应从大学生创业实际出发,既提供创业基金的扶持,又注重创业经验和实际的传授与指导。四、社会舆论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营造创业氛围,整合创业资源。在此基础上,权衡区域内各社会主体的权责分配、利益关系和功能分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理的、面向现代创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