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菌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头孢曲松钠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由于耐药菌群的出现,致使其抑菌活性降低。稀土元素具有抑菌、抗炎、抗凝血、抗病毒、抗肿瘤等特殊的生理活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植物、动物和人体。稀土元素能与许多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稀土配合物。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大多属于毒性较低的物质,通过口服或外用稀土配合物未发现体内积累,将稀土元素与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形成配合物后,往往既能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又能降低副作用。为了增强头孢曲松钠的抗菌活性,并降低它的副作用。同时也考虑到有些稀土元素与药物的协同作用。本课题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的头孢曲松稀土配合物,研究了目标配合物的抑菌作用以及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有:一、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八种头孢曲松稀土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等确定其组成为[LnL2ClH2O]·nH2O,(Ln=La3+、Ce3+、Pr3+、Sm3+、Gd3+、Dy3+、Ho3+、Er3+,L=C18H17N8O7S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谱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的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八种头孢曲松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铒配合物和钆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配体,表明有些稀土元素和配体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抑菌药物。三、药物进入人体后,都要通过血浆蛋白的储存和运输才能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药理作用。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可与药物结合,在血液中贮存、运输。为了进一步研究目标配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本课题又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同时以Ho配合物为例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数。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配合物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且二者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配体。这可使药物在血浆中储存时间延长,达到缓释的目的。本课题对于开发稀土药物,研究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及药物的转运机制都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为稀土头孢菌素配合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