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泸江发源于石屏,流经建水、开远,向北汇入南盘江,明清时期沿江分别形成石屏州城、临安府城、阿迷州城。泸江流域城市经汉代到元代漫长的演化过程,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以临安府城为中心的城市布局,石屏州城和阿迷州城亦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期。由于地处边疆,泸江流域城市研究一直不受学界重视,或是学界只对流域内某一城市进行研究而未从历史城市地理角度对这一流域城市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历史城市地理角度关注明清时期泸江流域临安府城、石屏州城、阿迷州城的城市历史变迁,探究三城城市形态、文化空间及经济空间的具体特点。本文采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辅以区域地理研究法,以临安府城、石屏州城、阿迷州城城市研究为基础,复原明清泸江流域城市发展面貌。同时,从历史文献入手,对泸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城市历史沿革、形态、文化空间及经济空间的记载进行分析比较,力图对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变迁有较为准确地认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泸江流域的地形、气候等因素促成了临安府、石屏州、阿迷州城市的出现。这些城市西汉时中央政府已经设治,直到明代它们才先后进入城池时代。明清时期临安府城、石屏州城、阿迷州城的城市外部形态由传统中古城市的城墙、城门、城楼等要素构成,几经修复城池蔚为壮观,临安府城更是成为这一时期的滇南重镇。而城市内部的“井”则是这一时期城池内部形态的表现,内在地改变着流域内的城市布局。对于泸江流域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主要以探究三城衙署、庙学、书院、祠庙等方面内容为主,单独分析各城上述方面的特点以形成对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文化空间的认识。此外,对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经济空间的考察则是从区域地理视角对流域内临安府城、石屏州城、阿迷州城的交通、市场、商业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这一时期主要形成以临安府为主的交通、市场中心和商业集散地,流域内城市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总之,本文通过对流域内三城城市形态、文化空间、经济空间的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泸江流域城市形成了以临安府城为核心的中古城市发展模式,石屏州城、阿迷州城城市发展与之相比则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