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育种改良水稻稻瘟病和螟虫抗性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危害水稻安全生产的常发性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螟虫等。长期实践表明,培育或者发现携带抗性基因的抗病虫新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及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获得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将川抗30中携带的Pi-ta、Pib和Pikm三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转移至昌恢121T、昌恢891T和R205选T三个抗虫水稻恢复系中,获得了一批同时携带抗螟虫和抗稻瘟病基因的多基因改良株系。后续通过苗期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考察、配合力分析等实验综合评价聚合株系的实际改良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共获得了30个携带抗病虫基因的改良株系。包括2个携带Pi-ta纯合基因的昌恢121T改良株系;4个携带Pib纯合基因、4个携带Pikm纯合基因、3个携带Pikm、Pib纯合双基因的昌恢891T改良株系;6个携带Pib纯合基因、7个携带Pikm纯合基因、2个携带Pib、Pikm纯合双基因、2个携带Pi-ta、Pib、Pikm纯合三基因的R205选T改良株系;(2)在遗传背景分析中,除JH891-10株系外,其余参试改良株系背景回复率均超过93.75%的理论值。在农艺性状分析中,除JH891-1和JH891-10两个株系千粒重极显著或显著降低、JH205-16株系穗长显著降低外,改良株系的其余农艺性状相较于原始亲本均无显著差异;(3)在抗虫鉴定实验中,改良株系的螟虫抗性等级并未随着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导入而发生改变。通过苗期室内喷雾接菌实验,改良株系的稻瘟病抗性等级相较于原始亲本显著提高,其中单基因和双基因纯合株系抗病等级均为抗病,三基因纯合株系抗病等级为高抗;(4)在配合力分析中,只有JH205-14株系在产量一般配合力上超过轮回亲本。66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是野香A/JH205-14。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主要依赖亲本作用,株高、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等性状则取决于双亲共同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开始向以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在这一的历史过程中,大部分人口开始向城市进行转移的现象。伴随这一庞大群体迁移的另一群体——流动儿童,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甘肃省定西市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也是近年来我们国家重点支持的深度贫困地区,正因如此衍生出大量的流动劳动力,同时出现了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旧建筑的拆除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据统计2019年我国建筑垃圾产量达19.87亿吨,同时2019年我国混凝土用量达到27.38亿立方米,而砂石的用量就占到混凝土重量的70%,然而我国建筑处理方式仍然以填埋为主,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提高建筑垃圾利用率和降低砂石开采率最合理最环保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建筑垃
目的:制备石油醚提取物(Petrolenm Ether Extract of Lamiophlomis,PEELR),探讨其对人舌鳞癌Tca8113株细胞迁移,粘附,侵袭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首先制备PPELR,以Tca8113细
目的:脂溢性脱发(Sebrrheic Alopecia,SA)为当代较为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本文通过检索、数据挖掘获得SA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并对当代医家治疗SA的方药进行整理统计,找出其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税制完善,在我国经济和税收领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明确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由此看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
株型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IPA1基因作为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效基因,其ipa1突变体具有使水稻株高增加、茎秆增粗、分蘖减少、粒数增加的效应,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对6个ipa1-1D、6个ipa1-2D及6个IPA1三种等位类型恢复系材料的农艺与产量性状、茎杆强度、IPA1基因表达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将6个ipa1-1D、6个ipa1-2D恢复系材料与5个不育系材料进行不完全双列
随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大部分天然气管道主干线输气量接近设计最大输气量,造成检测器在该类管道的运行速度远超过设备的最佳运行速度区间,轻则影响检测器的探头、里程轮及其它电子器件对管道数据的采集质量,导致检测结果无效;重则加大检测器在管道内的运行风险,一方面可能造成检测器自身零部件的损伤,另一方面检测器会对管道内部结构及其附属件造成破坏。搭载速度控制装置的检
水是生命之源,由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匀性以及污染和浪费行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是供水管道破损漏水现象,且仅在出现严重漏水时才被发现,此时水资源浪费己经非常严重。目前漏水检测所需人力成本大,操作复杂及实时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热点问题。随着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研究物联网环境下的自来水主干道监护系统,进行供水管网的远程自动漏损监测具有重
研究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其对籼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明确直播田杂草防除时期和适宜化学除草剂选型,开展了直播方式、杂草防除等早晚稻试验。早稻试验设置旱直播(DDS)、湿直播(WDS)和水直播(FDS)3种直播方式和播后2叶1心前除草(C_1)、2叶1心至3叶1心除草(C_2)、全生育期除草(C_3)及全生育期不除草(CK)4个除草时期进行盆栽试验;晚稻试验以美香占2号和泰优871为供试
稻草还田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养分,进行土壤培肥的重要方式,但稻草焚烧现象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为了探讨长期稻草还田模式对南方双季稻区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借助2009年建立的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了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稻草直接还田(SR)、稻草焚烧还田(SBR)和单施化肥(F)对双季稻田产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差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2019年,与单施化肥相比,稻草直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