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缩比米勒循环汽油机燃烧放热率模型开发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缩比汽油机采用米勒循环是实现汽油机高效燃烧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结合废气稀释等方法可以进一步优化放热过程。但高压、高温和高稀释的共同作用,会限制点火对燃烧过程的控制作用,增加燃烧相位控制的复杂度,会导致热效率下降,并易引发爆震或失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故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稀释燃烧汽油机的优化控制存在燃烧信息的预测需求。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基于一台压缩比为13.4的米勒循环增压直喷汽油机和GT仿真平台,建立了燃烧初始边界条件估计模型和燃烧预测模型,通过重构缸内压力并预测缸内燃烧信息,实现对高压缩比米勒循环汽油机稀释燃烧状态的有效预测和燃烧信息的虚拟传感。首先,基于实验平台研究了常用转速2000r/min,原机BMEP为2.6、5和6.5bar负荷对应的循环喷油量下,米勒循环对高压缩比汽油机燃烧边界条件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米勒循环进气道废气前回流在降低泵气损失的同时会显著提升小负荷废气稀释度,火焰的不稳定性和自燃倾向的出现削弱了点火对燃烧相位的调控能力。中小负荷下随米勒循环程度增大并配合点火时刻优化,燃烧相位呈现先推迟后提前的规律。由于米勒循环与废气前回流对缸内热状态和稀释度的耦合作用,固定点火角下米勒循环程度增大有可能使燃烧相位推迟或提前。其后,为实现燃烧初始缸内边界条件的有效预估,基于物理建模和数据拟合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式建立了米勒循环汽油机残余废气量估计模型和IVC时刻缸内热状态估计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缸内残余废气质量预测绝对误差不超过3%。IVC时刻缸内温度Tivc预测相对误差不超过4.6%,模型可以用于实现对IVC时刻初始组分和温度边界条件的有效预估。最后,结合仿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韦伯模型架构,建立了基于燃烧边界条件的稀释燃烧虚拟放热过程半经验预测模型,重构了燃烧相位信息和缸内压力曲线,为稀释燃烧预测控制提供信息。仿真结果显示,在10003000r/min下的25个验证工况点,CA50和CA10-90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均不超过为1.5°CA,算法预测IMEPgross的相对误差均可以控制在4%以内。实验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在6个实验验证工况点中,CA50预测平均误差为1.3°CA,CA10-90预测平均误差为1.9°CA。预测IMEPgross平均相对误差为2.9%。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燃烧边界条件估计模型和燃烧信息预测模型,可以为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稀释燃烧汽油机的控制提供预测信息并实现虚拟传感。
其他文献
生物膜传质一直是有关生物膜的相关研究中的热门内容。目前有关水力条件对生物膜传质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水力剪切力、流速等因素的影响效果,而脉动速度对其影
光纤是基于全反射原理的光学波导,由于质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腐蚀、尺寸小、能够远距离操作以及多线路并用的优点,非常适合用于传感的研究与应用。其中的光纤法布里-珀罗腔传感器则是通过外力作用于反射膜改变腔长来实现传感,其灵敏度高、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在位移和压力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二维材料,也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超薄、杨氏模量大、刚度大、密度低等特性,成为极佳的微纳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SLCT)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农村新型城市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合理策略。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但是有限的财政资源是建设和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的障碍。因此公私合营(PPP)融资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鼓励建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然而,显著影响私公私合作伙伴参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PPP项目意愿的因素仍不清楚。海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我国第一批入选国家级的运动休
氢能因其高效、清洁、可再生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而具有环境友好性、生产成本低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的暗发酵制氢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如何提高暗发酵制氢
微藻生物质能源被认为是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调控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生长及保护机制。多藻共培养的方式可以通过藻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微
在船舶压载水处理性能分析过程中,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基于尺寸的分离、检测和计数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针对传统直流介电泳和阻抗检测中存在的高电压产生焦耳热效应和检测
汽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制造发展到今天,安全、环保、轻量化成为汽车工业的的发展趋势。影响汽车自身减重最大的因素是汽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清视频、大数据等内容已经成为互联网服务的主体,用户不再仅仅需要端对端的通信,还希望能信息共享。同时传统互联网暴露出的IP地址空间
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利用率正在逐年增长,但资源的储备量是有限的。因此,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太阳能相比于其他能源具有诸多的优势:资源储备巨大
近年来,开发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所产生的电力可就近接入电网,并在当地进行消纳的分散式风电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下一步目标。对电力负荷中心所在区域进行分散式风电开发存在以下问题:1、区域内地形复杂,丘陵、悬崖、陡坡以及山脊均会对风速产生影响,导致风能资源分布不均;2、区域内雨雾较多、湿度较大,容易形成冰冻现象,对风电场的正常运行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建立高精度分散式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及覆冰条件下的风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