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stitial fibrosis,TIF)是各种不同慢性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目前公认的引起TIF的主要机制之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姜黄素是中药姜黄中的主要活性成份,具有抗纤维化的能力,但其抗TIF的作用尚待深入研究,目前关于姜黄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仅初步研究了经典的TGF-β/Smads通路,其它机制研究较少。MAPK通路是非Smad通路中重要的通路,其中ERK1/2通路在EMT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清楚。另外有报道姜黄素可以激动PPARγ受体,而PPARγ激动剂如吡格列酮具有抑制纤维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假设姜黄素通过与PPARγ相关信号转导途径抗TIF。并探索姜黄素抑制HK-2细胞发生EMT与ERK1/2通路和PPARγ通路有关的机理。[方法]整体实验我们采用结扎C57BL小鼠右侧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姜黄素组和姜黄素PPARγ抑制剂组。术后第10天和14天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情况。体外实验采用TGF-β1刺激HK-2细胞,使其发生EMT,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α-SMA验证模型是否成功;姜黄素干预细胞36小时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和PAI-1确定姜黄素对EMT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TGF-β Ⅱ型受体(TRβⅡ)、TGF-βⅠ型受体TRβⅠ、p-Smad2、p-Smad3、 ERK1/2和p-PPARγ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姜黄素对PPARγ核转移的影响,探索姜黄素发挥抑制EMT的可能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加入ERK1/2抑制剂U0126,PPARγ抑制剂BADGE以及shRNA沉默PPARγ的表达进一步确定姜黄素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果]姜黄素可以改善UUO模型小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加入了PPARγ抑制剂后,姜黄素发挥上述作用的效果降低。2.5ng/ml的TGF-β1可以诱导HK-2细胞发生EMT;姜黄素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a-SMA和PAI-1的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姜黄素可以抑制TRβⅡ、TRp Ⅰ, ERK1/2和p-PPARγ的表达,促进PPARγ核转移;U0126抑制ERK1/2, BADGE可以减弱姜黄素发挥上述作用,shRNA抑制PPARγ的表达可以减弱姜黄素发挥抑制PAI-1和TRβⅠ的作用。U0126可以抑制TGF-β1引起的PPARy的磷酸化,但是通过BADGE抑制PPARγ的表达并不影响TGF-β1引起的ERK1/2的磷酸化。[结论]姜黄素可以降低UUO模型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与PPARγ有关的通路发挥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发生EMT,其机制是通过抑制ERK1/2通路并进而抑制PPARγ通路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