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与救赎—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复兴之路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复兴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永恒的主题之一,是作家经历长期思想变革后的产物,它在作家的最后一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述。作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描写入对基督教的理解上,其中着重塑造了一种精神堕落的、不能反映出基督创造的珍贵恩赐——神性的人,作家的观点充满了对此类人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爱与同情。为了回到自己最初的形象,找回自己身上神性的闪光,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类应当忍受精神上的斗争和精神复兴的痛苦。这种神圣的主题思想一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创作的主题,它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表现。本论文将联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部作品,探索《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人类的精神复兴问题。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明确了本文的选题目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回顾了历代学者对精神复兴问题的研究历程。正文部分第一章介绍作家本人的宗教观,阐释作品中的几个最重要的宗教主题:原罪、救赎、自由、爱。第二章以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为例,着重分析人类身上善与恶的矛盾交战,展现透过信仰这个棱镜折射出的人类内心活动,以及在获得精神依靠、达到精神复兴的过程中人类将进行怎样的斗争,会经受何种痛苦。一些人听从良心的召唤,接受圣灵的存在,于是精神斗争成为了创造性的力量。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有马尔凯尔、佐西马、神秘访客、米嘉和格鲁申卡。他们经历精神斗争,多多少少地达到精神上的复兴与重建,获得认识圣灵带来的喜悦,每个人心中都感受到了天堂。而对于那些忽视良心召唤、被自我意志控制的人来说,精神斗争将成为毁灭性的力量。以伊万和斯麦尔佳科夫为例,缺失信仰的个人主义使他们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人格分裂。第三章主要研究作为小说灵魂人物出现的佐西马、阿廖沙、普通教众等“真正的基督徒”的精神力量。基督在这里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宗教集中在个人的道德上,它的功能应当是拯救人类独立的心灵。他们用切实的爱追随着上帝,不辱自己身上的神性,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真正的人生之路。这些人物形象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基督教思想的载体,在作者对精神复兴问题的探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论部分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独特的创作手法——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归纳出精神复兴在人类精神世界里的重大意义,揭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深刻而全面的现实主义,指明作家及这部作品在整个文坛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地位。
其他文献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一、二环境类别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中对应的环境作用等级之间的对比分析,理清两本规范的差异,以便工程
柜面营销仍是银行各类产品营销主渠道,绝大部分业务要通过柜面服务来完成,因此,柜面服务质量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长足发展的生命线。但目前提升银行柜面服务存在一定的主
本文针对灭火救援攻坚组所承担的作战任务,结合其发展的方向,从器材装备、人员训练、攻坚战术等角度,对灭火救援攻坚组进行作战编成,提出适应灭火救援攻坚组作战的攻坚队形、
本文围绕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的“无产阶级政治”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1949年之后中小学
本文以基督教传教士为研究对象,探讨传教士对辛亥革命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关于辛亥革命,传教士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包括教会期刊文章、传教士书信、日记、差会报告,最重要
基于有界时延、无数据包丢失、传感器时钟驱动、执行器事件驱动,文章提出了用一个特定的实值函数来调节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输出以确保控制对象输入有界的方法,建立了具有分
<正>城市兴趣点,即城市POI(Point of Interest),是根据城市特点增加的一类基本地点,是局部范围内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建筑物,包括机构(如委办局、医院、学校)、沿街店铺和单位
<正> 21世纪是绿色革命时代,也是经济更加飞跃发展的时代,作为科技和信息的第一生产力,必将把天然有机物—泥炭(草炭)及其腐植酸资源的科技开发推向高层次、高效益阶段。同时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通过对其空间发展过程、职住分离状况及不同类型通勤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的调研,分析开发区在空间发展上的特征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发区正从一个
随着郑渊洁提出“中国的班干部制度就是在培养汉奸”的观点之后,中国的班干部制度又一次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班干部制度的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组织管理班级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