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柱及周边共同支承的双层网壳选型及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壳结构的支承条件是影响其力学特性和经济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球形网壳通常采用周边支承的方式,将周边节点搁置在基础或下部结构上。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实景演出剧场成为一种新兴的大跨空间结构。由于演出场景的需要,通常具备在大跨网壳内设置内柱的条件,形成内柱及周边共同支承的混合支承方式。本文首先以西安某大型实景演出剧场的内柱及周边共同支承椭球形双层网壳为背景工程,根据双层网壳的网格生成原理,以网壳矢跨比、厚度、格构柱位置及形状等为控制参数,采用MATLAB程序求出双层网壳各节点的三维坐标,导入有限元程序ANSYS中,建立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离散变量截面优化选定杆件截面。通过与无内柱支承双层网壳的对比分析,对混合支承方式下椭球形双层网壳的各项受力性能及机理展开研究。发现在内柱及周边共同支承的双层网壳中,双层网壳在内柱顶部的传力以受压为主,对角内柱及连线上的网格形成了 X型交叉拱架。混合支承双层网壳的受力机理是壳体、X型交叉拱架、点承式整体弯曲三者的叠加,显著提升了网壳的受力性能。在了解了内柱支承对双层网壳的影响机理后,保持双层网壳不变,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通过对比网壳用钢量及受力性能,分别针对内柱的位置、数量和形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总结了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对内柱的位置进行优化,发现内柱位置对网壳受力性能影响显著。通过对比内柱位置优化前后网壳所有杆件的内力平均值、内力峰值、标准差,与无内柱双层网壳相比,在最佳位置设置4根内柱后,网壳整体内力水平下降30%以上,且内力分布更加均匀,80%以上的杆件内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内柱的设置改变了双层网壳的内力分布规律及传力路径;内柱的数量由4根变为6根时,对于结构受力性能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新增的2根内柱利用效率与原来4根内柱基本相同,在跨度很大且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6根内柱的方案;内柱是混合支承双层网壳结构中的关键构件,承载力和稳定性与双层网壳的相关性不强,应按照内柱承载力和稳定性不低于双层网壳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和优化。内柱采用桁架式格构柱形式可对构件截面和柱尺寸进行灵活调整,充分发挥构件的材料利用效率。内柱相关参数优化后,对双层网壳的形状、厚度和矢跨比等进行参数分析。发现网壳剖切线形状对无内柱双层网壳用钢量的影响较小,对混合支承双层网壳用钢量影响更小。可以认为,设置内柱后,双层网壳对于剖切线形状的敏感度进一步降低,双层网壳的形状可选范围更大;对双层网壳结构厚度的参数分析表明,有内柱时,随着双层网壳厚跨比的增加,网壳用钢量先减小后增大,厚跨比为1/42~1/32时,用钢量最优。内柱的支承作用随双层网壳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网壳厚度较小,厚跨比小于1/42时,双层网壳在内柱顶附近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负弯矩对双层网壳受力产生不利影响;对矢跨比的参数分析表明,在内柱及周边共同支承双层网壳结构中,矢跨比越大,内柱的作用越小。双层网壳过于扁平或过于隆起均会导致用钢量的增加,矢跨比为1/6~1/5时,结构的用钢量最小。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期刊信息资源使用现状,结合它自身的特点和重点,采用全方位和利用期刊信息资源整体效能。
睡眠医学在台湾发展的比较晚。1987年,一些学者陆续到北美进一步学习睡眠疾病后返回台湾,开始意识到睡眠医学的重要性。台湾睡眠医学会的睡眠技师培训认证是不合法的。睡眠技
开沟器是播种机械和施肥机械上的重要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影响着整个播种(施肥)机具的工作质量。研究土壤—耕作部件相互作用的传统方法为有限元法,这种方法将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然
受制于原有成本与技术结构以及地区转移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在位企业与新进企业在行业选择上会出现偏离,从而导致地区产业资源的错配。结合理论模型的分析,本文利用制造业企业
粤剧《三家巷》6月11、12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不少上海观众冒雨前往观看。粤剧《三家巷》根据欧阳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展现了以广东民谣、民俗民风为主的岭南画卷,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