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洁能源的发展与使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电解水制备清洁能源H2是未来大规模制氢的最佳途径之一,但目前商业使用的电催化剂普遍为Pt、Ir、Ru等贵金属催化剂,其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研发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对电解水大规模制氢有重要意义。二硒化镍(NiSe2)和二硫化钼(MoS2)由于其储量丰富、低价易得、催化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瞩目。本论文以NiSe2和MoS2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纳米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能源的发展与使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电解水制备清洁能源H2是未来大规模制氢的最佳途径之一,但目前商业使用的电催化剂普遍为Pt、Ir、Ru等贵金属催化剂,其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研发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对电解水大规模制氢有重要意义。二硒化镍(NiSe2)和二硫化钼(MoS2)由于其储量丰富、低价易得、催化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瞩目。本论文以NiSe2和MoS2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纳米异质结构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方法,同时对异质结构进行调控来优化析氧析氢性能,并对催化性能提高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简便的两步水热法制备出了MoS2/NiSe2纳米异质结构催化剂。通过调控镍和钼原子的比例,调节MoS2/NiSe2异质结构中的协同作用,制得的镍钼原子比为1:1的MoS2/NiSe2-0.6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有更优秀的电催化性能。样品在OER中2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299 m V,在HER中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141 m V,同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2)为了改良MoS2/NiSe2异质结构自团聚以及导电性不佳等问题,我们选用氧化石墨烯(GO)为衬底,通过水热法在r GO上构建MoS2/NiSe2异质结构,成功制备出一系列MoS2/NiSe2/r GO复合材料。MoS2/NiSe2/r GO集合了r GO衬底良好的导电性和分散作用以及MoS2/NiSe2异质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优化了NiSe2和MoS2的电子结构,表现出比MoS2/NiSe2更为优异的性能,特别是MoS2/NiSe2/r GO-0.6样品,在OER中2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低至277m V,Tafel斜率仅为107 m V dec-1,在HER中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127 m V,Tafel斜率为59 m V dec-1。最后,该双功能催化剂用作阴极和阳极,在碱性溶液中仅需1.52 V的低电压即可提供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且耐久性良好。(3)为了深入探究该镍钼体系催化剂具备高效催化性能的原因,通过结合水热法、电沉积法和溶剂热法在碳布上构建了NiSe2/MoS2异质结构。这种复合材料表现出对OER和HER的高活性,在OER中4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283 m V,在HER中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155 m V。该镍钼体系在进行OER催化时倾向于NiSe2作为催化主体,会向其氢氧化物、氧化物转变,并且MoS2对NiSe2的电子结构调控提高了NiSe2的OER催化活性,而在进行HER催化时则倾向于MoS2作为催化主体,NiSe2对MoS2的电子结构调控促进MoS2的HER催化。上述材料的电催化全解水性能都处于目前已报道催化剂的前列。为可用于碱性介质中的高效双功能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具有比锂/钠离子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非常适合用于需要快速充电和大功率输出的装置设备,比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型工业设备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等。然而其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空间。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不仅要求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且还需要器件拥有较宽的工作电压窗口。与氧元素和硫元素相比,硒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电导率和更强的金属性,使过渡
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分别作为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它们通常和不同溶剂或聚合物形成复合体系使用,其在溶剂或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优劣显得尤为重要。纳米材料改性前后的表面状态对其分散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确定一种参数用以表征纳米材料改性前后和分散性之间的相关性仍然是个重要问题。Hansen溶度参数(HSPs)可以用来描述不同材料之间的
日盲紫外探测由于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基于超宽禁带半导体的日盲紫外探测器阵列更是研究的热点。作为超宽禁带半导体的一员,金刚石不仅具有5.47 e V的超宽带隙(位于日盲紫外波段),还具有优良的抗辐射能力、高的载流子迁移率(>2000 cm~2V-1S-1)、最高的热导率(>2000 W m-1K-1)、高击穿电场(>10 MV cm-1)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等,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可以缓解这些问题。但是可再生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连续性使其利用率较低,有大量可再生能源转换的电能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利用而直接散失掉了。因此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将电能转化为可存储的能量。氢气具有热值高、燃烧无污染等优点,使得其成为合适的能量载体。利用电解水制氢可以实现这种能量转换,制备高效率、低成本、高稳定性的水分解催化剂则是推动这种能量
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传统石墨类锂电负极材料难以满足储能市场的迫切需求,亟待寻找能提升石墨类电极容量的活性材料。硫化铁(Fe1-xS)、硅(Si)等活性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较高,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电负极材料,但因其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等问题,难以广泛应用。研究者们一般通过网络骨架设计、空隙空间处理、致密化工程和表面改性四种碳结构设计方法来改非碳活性材料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等问
近年来,粉土地区城市路面塌陷事故频繁发生,不仅损坏了城市路面结构,而且对周边建筑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所有的路面塌陷事故中,由管线泄漏引起土体渗流破坏进而导致的路面塌陷占较大比重。然而,现阶段针对管线泄漏引起土体渗流破坏的系统性试验研究相对较少,土体的渗流破坏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仍不明晰。因此,研究管线渗漏引起粉土地层渗流破坏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管线泄漏引起粉土地层路面塌陷事故
能源存储技术在近几十年取得了进展性的突破,其中锂离子电池(LIB)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稳定性好等各种优点,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多个方面。然而,因为锂资源供应有限,使其可持续性受到影响,锂矿价格的不断上升也影响了锂离子技术的发展。为了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着重研究替代性的能源储存系统。其中,钠和钾在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丰富,价格远低于锂。钠离子电池(SIB)和钾离子电池(PIB)具有和锂离子电池相似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