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政府审计人员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

来源 :南京审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1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也日渐增加,国家和政府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审计绩效理论,提高审计绩效,促进审计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是审计理论研究永不过时的主题。本文基于审计绩效中的审计人员绩效,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有关审计人员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人员绩效评价指标,实证研究影响因素和审计人员绩效间相关关系的文献较少。只有明确了解影响因素和审计人员绩效间的相互关系,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因此笔者基于这个思路,选择了经济社会中与审计联系密切的信息技术要素,研究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确定信息技术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路径,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审计人员绩效的建议,旨在促进审计人员绩效的提升。本文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探究了信息技术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的归纳及理论分析确定了信息技术影响审计工作的角度,选择了本次研究的变量,对变量间关系设定了假设,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框架;然后,为本次研究的变量设计对应的测量量表,把量表组合,结合相关理论设计问卷;接着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发现问卷数据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代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把数据代入理论模型,经过多次修正后,得到拟合良好的修正模型M8,根据修正模型的结果,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信息技术从两条路径影响审计人员绩效。路径一: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过程绩效,进而提升审计人员的结果绩效;路径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促进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的提升,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胜任能力,间接提升审计人员的过程绩效,进而提升审计人员的结果绩效。2.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人员执业胜任能力在信息技术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路径中起了完全中介作用。3.审计人员执业能力提高对审计人员绩效提升的贡献要大于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对审计人员绩效提升的贡献。本次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用新的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信息技术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路径。创造性成果在于实证证明了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在信息技术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路径中起了完全中介作用,审计人员执业能力提高比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更能提升审计人员工作绩效。
其他文献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是一种灵敏度高、测量响应速度快的非接触式气体特征参数测量技术。TDLAS中的波长调制光谱技术(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copy,WMS)具有低频噪声抑制能力强、无需基线拟合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大气环境污染气体监测、燃煤锅炉以及航空航天
传统的波分复用光网络将频谱分成固定的栅格,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且灵活性较差。为了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光传输和网络技术急需朝着更效率、更具可变性以及可扩展性的方向发展
翻译是一种逻辑活动,译文是逻辑活动的产物。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和汉族是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模式必然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描述也就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顺序。文章从英汉翻译
摘要:本文在探讨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口语测试”(简称TEP)的必要性及其对于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证明在公外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口语测试”(TEP);语言交际能力;反拨作用(backwah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42.41
为探讨实用的轨道桥梁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车-轨-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以跨越长江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模拟了列车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一定曾亲身经历或发现这样一种倾向:课堂上老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缺失了“训练”的语文课越来越显“浮躁”,抓实语文课堂训练成了当务之急。其中,尤为缺失的是概括能力需培养、朗读能力需挖掘、感悟能力需引导、语言训练有层次、背诵任务课内清等,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广大教师不能误读新理念,要通过不断学习把新理念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