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ND)的主要类型,占MND的80%,为进展性、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后多数患者仅存活2-5年,最终多死于呼吸衰竭,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西医亦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其自身的特色,传统中医药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或延缓疾病发展有潜在的疗效。本课题组从肺脾论治ALS,初步临床观察发现有一定疗效。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健脾益肺法治疗ALS,随访观察并结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分,初步探讨肺脾论治ALS的临床疗效,对脾肺论治法进行客观的评价,期望能为ALS中医药治疗及疗效评价作初步的探索,为推广应用健脾益肺方提供理论与实践佐证。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自身前后对照,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症状分级进行记分评价,给予健脾益肺方颗粒治疗,疗程2个月,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录入、核查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2月中医症候积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尼莫地平法:治疗1月临床有效率为3.57%;治疗2月临床有效率为7.14%;从中医症状前后变化频数统计分析,结合MND疗效标准,本研究组治疗1月、治疗2月中医症状多数趋于病情稳定,无进展,治疗1月平均有效率为93.5%,治疗2月平均有效率为87.2%。健脾益肺方可以延缓肌无力、肌萎缩症状,改善肌肉跳动、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形体消瘦、声短气怯、咳声低怯、自汗、食少纳呆、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前后,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改变。研究结论肺脾论治ALS28例,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尼莫地平临床有效率较低,考虑可能与本研究中医疗效指标状态较难改善及无对照组、小样本量、研究时间短有关;通过症状变化频数统计分析,健脾益肺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