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地面使用率的增加,人们对于市政管线需求的不断增加。地下管廊应运而生,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解决地上空间不足的地下结构,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对于地下结构盾构式施工也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边防止开挖面土砂坍塌,边在机内安全的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作业,从而构筑成隧道的施工方法,但关于地下盾构式管廊的抗震研究还很少见,本文旨在研究盾构式地下管廊的地震动力特性,并对普通管廊和盾构管廊的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建立普通管廊模型及盾构式地下管廊模型。在计算时,分为二个计算步不仅模拟了地应力平衡步还进行了地震动的模拟。选择EI地震波计算分析了 0.1g峰值、0.2g峰值、0.4g峰值加速度工况下的架构体系地震响应,0.1g峰值下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强度对管廊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盾构式地下管廊和分析软件ABAQUS的特点,确立的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混凝土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及土与地下结构的相互接触作用采用软件自带的接触,人工边界的选取及地震动的输入,采取无限元人工边界,解决地震动选取和输入问题,建立的盾构式地下管廊体系的整体模型。其次,本文选取普通管廊和盾构管廊两种模型在0.1峰值下的地震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本文需要计算的二个分析步:第一个是地应力平衡静力分析步,第二步是地震动分析步。最后,本文结合实际场地及规范,对普通管廊及盾构管廊两种模型选取了加速度峰值0.1g、0.2g、0.4g,场地特征周期0.35s的EI实测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动载时程,并对比了盾构管廊在0.1g峰值下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及不同混凝土强度对结构的影响。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管片混凝土结构与其周围的岩土体将发生复杂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现象,地震作用过程中管片与周围土体会发生接触-张开-接触-张开等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接触现象,通过拱顶、拱底和左右边墙四个位置处的各种动力时程曲线和典型时刻下的力学反应分析表明,不同峰值加速度及土体的弹性模量对管廊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