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息肉活检与电切术后病理差异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ay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胃息肉通过内镜下活检是否可以得到准确的病理结果,分析影响内镜下活检诊断的因素,并探讨胃息肉的癌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19例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内镜室行内镜下息肉电切术的患者资料,比较内镜下胃息肉活检与电切术后组织的病理差异,并分析患者的特征(性别、年龄)和胃息肉的内窥镜特征(部位、大小、山田分型)。结果:119例患者共检出146枚胃息肉,男女比例1:1.77(43:76),平均年龄(55.7±11.0)岁;胃息肉平均大小(0.9±0.4)cm,山田分型中以II、III型胃息肉多见;胃息肉活检与电切术后的病理学差异率为26.0%(38/146);患者的年龄和息肉的大小为影响病理差异的主要因素;在146枚胃息肉中有3枚在电切后诊断为息肉癌变,癌变率为2.1%。结论:内镜下胃息肉活检与电切术后标本之间的组织学诊断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见于年龄≥60岁及息肉大小≥1.0cm的患者。胃息肉有恶变潜能,虽然腺瘤性息肉恶变多见,但仍不能忽视增生性息肉恶变情况。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且乳腺癌患者趋于年轻化。调查数据表明,首次经医院检查确诊已病变为乳腺癌的患者中有大约63.6%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延误,影响乳腺癌
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效率低、缺乏主动性与预见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的施工成本动态控制模型,即在粗糙集理论框架下,以历史各期成本偏差信息为对象构建成本决策系统,
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CCBAU110菌株在YMA、TY、PA、BSE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YMA中生长较快。在YMA培养基中进行的碳源利用试验表明,以
介绍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对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现状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的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和升级、摆脱当前
目的探究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4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行CT、MRI检查,行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并介入维持脑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60例妇产科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
乳腺癌是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应用上,新辅助化疗也逐渐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模式。有研究表明,在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性完全反应的患者其五年无病存活率可
精神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和适应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大趋势是精神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在西部大开发背景
瞬态瑞利波技术为土剪切波速度的测试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手段,它无需钻孔,是一种经济、高效、可靠且适用范围广泛的原位测试技术。随着现场实测技术和资料解释理论的发展,
<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六十多年过去了,调查研究的思想精髓推动了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也完善了调查研究。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