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激光联合纳米羟磷灰石对于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并与氟化物之间进行相互对比,探索提高牙釉质抗酸性的新方式。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4月-2018年9月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65颗,使用自凝树脂制作底托将牙根部封闭,所有样本颊侧牙釉质中部标记出一个2×2mm的开窗区,除开窗区外,所有牙面涂以双层指甲油进行保护。将所有样本进行编号并自然干燥1天后,置于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系统载物平台上进行扫描成像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后将所有样本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3个,5组样本分别进行以下处理:空白对照组:样本牙不做任何处理,浸于中性缓冲液之中,静置24h;氟化钠组:将样本牙置于2%的氟化钠溶液中5min,然后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将样本牙置于中性缓冲液中,静置24h;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将样本牙置于1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液中静置5min,然后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将样本牙置于中性缓冲液中,静置24h;激光+氟化钠组:将样本牙开窗区置于二氧化碳激光下进行匀速扫描式照射10s,后将样本牙置于2%的氟化钠中5min,然后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将样本牙置于中性缓冲液中,静置24h;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将样本牙开窗区置于二氧化碳激光下进行匀速扫描式照射10s,后将样本牙置于1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液中静置5min,然后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将样本牙置于中性缓冲液中,静置24h。所有样本处理完成后,吹干置于可口可乐中,4天后取出,去离子水冲洗干净,自然干燥1天后,置于OCT系统的载物平台下扫描成像。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前后开窗区平均灰度值变化计算5组样本的实际脱矿深度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肉眼见样本牙开窗区均有较深的着色;由OCT图像可知,5组样本经可口可乐处理后均有显著脱矿,脱矿范围局限于牙釉质内,且脱矿深度均大于初始脱矿深度;单纯氟化钠组,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组,激光+氟化钠组,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于牙釉质抗酸性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脱矿深度平均值均小于空白对照组;单纯氟化钠组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于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激光+氟化钠组与单纯氟化钠组对于牙釉质抗酸性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激光+氟化钠组的平均脱矿深度小于单纯氟化钠组;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组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于牙釉质抗酸性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的平均脱矿深度小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组;激光+氟化钠组与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对于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⒈可口可乐对于牙釉质具有脱矿作用,并且可引起牙釉质表面较深的着色。⒉单纯氟化钠,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激光+氟化钠以及激光+纳米羟基磷灰石均可提高牙釉质抗酸性。⒊单纯氟化钠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提高牙釉质抗酸性是没有差别的,且二氧化碳激光的应用对二者都具有叠加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牙釉质抗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