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8和P-gp在人软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是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其特点是细胞有向软骨分化趋势并形成软骨基质。软骨肉瘤的生长方式各不相同,大部分肿瘤生长缓慢,倾向于局部复发,转移不常见或仅在晚期时才发生,少部分则发展迅速,呈高度恶性,并早期伴有转移。当前,治疗软骨肉瘤的首选方法仍然是完整的手术切除。然而,在软骨肉瘤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潜在分子机制及其肿瘤细胞的耐药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是一种反映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标志物,是目前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研究中的热门生物指标,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已有研究表明,Ki-67是乳腺癌中有效的预后判断指标,Ki-67蛋白的高水平表达与其不良的病理学特征及侵袭行为相关。P-糖蛋白(P-gp)是多药耐药基因(MDR)编码的蛋白质,它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及肝癌中均有较高表达。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Ki-67及P-gp蛋白在人软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以便为软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及合理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切除的软骨肉瘤标本50例,其中包括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有17例,未复发或转移的有3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和影像资料确诊,并且术前没有经过放疗、化疗等相关治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50例软骨肉瘤组织、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Ki-67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检测结果与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结果:  1、Ki-67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表达  Ki-67在骨软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15%(3/20),在软骨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4%(27/50)。比较两组染色强度和染色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P-gp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表达  P-gp在骨软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1/20),在软骨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比较两组染色强度和染色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Ki-67与P-gp在软骨肉瘤中的表达关系  50例软骨肉瘤细胞内,Ki-67与P-gp两者同时表达阳性17例,同时表达阴性19例,二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之间表达强度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i-67表达强度与P-gp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4、瘤细胞中Ki-67阳性表达与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Ki-67在软骨肉瘤Ⅰ级组阳性表达率34.8%(8/23),软骨肉瘤Ⅱ级组阳性表达率68.8%(11/16),软骨肉瘤Ⅲ级组阳性表达率72.7%(8/11)。通过组内之间的两两比较,在软骨肉瘤Ⅲ级组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软骨肉瘤Ⅰ级,Ⅱ级,Ⅲ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Ki-67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等无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及复发或远处转移有关系(P<0.05)。  5、瘤细胞中P-gp阳性表达与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P-gp在软骨肉瘤Ⅰ级组阳性表达率21.7%(5/23),软骨肉瘤Ⅱ级组阳性表达率43.8%(7/16),软骨肉瘤Ⅲ级组阳性表达率81.8%(9/11)。在软骨肉瘤Ⅲ级组中P-gp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P-gp的阳性表达率(P<0.05);经组间两两比较,软骨肉瘤Ⅰ级,Ⅱ级,Ⅲ级之间的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P-g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等无关系(P>0.05),但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有关系(P<0.05)。  结论:  1、Ki-67和P-gp在软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提示Ki-67与P-gp与软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2、Ki-67和P-gp在软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其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越大。  3、Ki-67和P-gp的联合应用可作为临床病理判定软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肿瘤分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了尼莫地平预先给药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18月龄,体重300~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尼莫地平对照组(N组)、手术组(S组)和尼莫地平+手术组(N+S组)。N组和N+S组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 mg/kg 30 min后,N组仅吸入纯氧2 h,N+S组后处理同S组;S组腹腔注射与N组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