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面语言手段”是指具有贬低、轻蔑、粗俗等负面性质的语言手段。其多用于发泄厌烦、愤怒、憎恶等负面情绪,使他人不快,对他人造成伤害,且对人际关系具有破坏性。本论文以中日青年夫妻间的“负面话语”为中心,从“负面语言表达”与“负面语言行为”两个层面,对比考察了中日两国关于“负面语言手段”的采用情况,辨明了两国各自的特点及异同,并结合婚姻心理学与中日表达心理等研究成果,探讨了异同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中日“负面语言手段”的对比考察,以期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的相互理解。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1章明确了研究目的与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了“负面语言手段”及其他相关术语,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视点。第2章明确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数据收集方法等问题。本论文以观察法为研究方法。从中日两国分别选出3部电视剧,以电视剧的出场人物——青年夫妻,中国7组、日本8组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中收集到的青年夫妻间的“负面话语”,中日各86例,作为本论文的分析语料。第3章从“负面语言表达”与“负面语言行为”两个层面对“负面语言手段”做了分类,并依据分析语料,界定了各类“负面语言手段”。第4章从“负面语言表达”与“负面语言行为”两个层面,对比考察了中日青年夫妻关于“负面语言手段”的采用情况,明确了各自特点及异同。结果表明,中日青年夫妻关于“负面语言手段”采用情况的相同点是:(1)相比于“间接负面语言手段”,两国夫妻都频繁地采用“直接负面语言手段”;(2)对特定“负面语言手段”的采用有相同的倾向。不同点是:(1)中国夫妻较日本夫妻更频繁地采用“负面语言手段”;(2)对“直接负面语言手段”的采用频率,中国夫妻高于日本夫妻,而对“间接负面语言手段”的采用频率,日本夫妻高于中国夫妻。第5章结合婚姻心理学与中日表达心理等研究成果,探讨了两国青年夫妻关于“负面语言手段”采用情况的异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相同点产生的原因与中日夫妻间共通的“维持良好夫妻关系的语言使用规则”有关,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与中日表达心理的差异有关。第6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以及对今后课题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