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无源滤波器自动设计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源滤波器应用极为广泛,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对滤波器的研究和设计历来备受重视。传统的经典设计法由于人为干预过多、设计过程繁琐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技术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设计出性能良好的无源滤波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优化算法的不断发展,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无源滤波器自动设计方法。   论文首先介绍了无源滤波器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经典设计方法,接着叙述了遗传算法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特点,详细阐述了本文的改进算法并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无源滤波器自动设计方法,并予以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介绍了标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现有的一些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改进算法。对于遗传算法的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种群产生初期,引入K均值聚类算法对种群进行分类,避免了种群结构单一化,维持了群体的多样性,加快了算法的收敛;其次,采用适应度比例方法和最优个体保存方法相结合的选择策略,保证遗传算法向最优的方向进化;最后,提出了染色体分段交叉和变异策略,这样即保证了LC元件参数的多样性,又使得电路的结构能够不断变化,同时采用了可变的交叉概率。   2.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常规滤波器的设计来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将仿真结果与用标准遗传算法,经典定K型方法设计的滤波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遗传算法所设计出的无源滤波器性能良好,有效的克服了标准遗传算法收敛过早,易于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3.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源滤波器自动设计方法。根据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在不预先确定滤波器结构的情况下,对滤波器的结构和元件参数进行全局优化,自动配置滤波器内部结构及其元件参数,不依赖先验知识而获得最优解。本文使用该方法分别对低通、高通、带通以及带阻几种无源滤波器进行了仿真设计,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说,信息目前已经成为支撑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信息安全研究已成为保护信息资源的
IM (Instant Message)巨大的用户资源,良好的扩展性以及IM用户对IM的粘性使其成为互联网服务最有利的推广平台之一,关于IM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IM刚出现时就有人提出IM
对于智能化的视频处理而言,对象识别是理解视频语义信息的基础。在当前市场的诸多领域如自动化,智能辅助,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对象识别技术。对象识别算法是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调制(MCM)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流变换为N路速率较低的并行子数据流,调制到等间隔的一组正交子载波上。因为数据流的速率变为原来的1/N
无线通信快速发展的需求以及频谱资源拥挤的状况,极大地推动了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寻求新的频谱使用策略来提高频谱利用率。近年来出现的认知无线电新技术,为无线电频
在雷达系统的研制过程中,需要对雷达的性能指标进行大量测试,以便发现雷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外场测试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测试进程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