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性感染是临床上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抗真菌剂的广泛应用,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使得真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和寻找新型治疗方案。目前,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效抗真菌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明确植物白鲜皮的活性成分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考察其与常用抗真菌制剂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等致病真菌协同抗菌效果,并以模式真菌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实验、棋盘式微量稀释实验、体外琼脂扩散实验和时间-杀菌曲线研究了白鲜碱对临床分离耐药真菌的体外敏感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式真菌酿酒酵母,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药物荧光吸收检测、激光扫描共聚焦、流式细胞术等研究了白鲜碱对模式真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将白鲜碱与氟康唑联合应用抗临床分离致病性真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对26株耐药白色念珠菌中的20株菌具有显著协同效果,对红色毛癣菌和酿酒酵母菌株也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FICI(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值在0.25-1.5之间;两药合用药片的抑菌圈直径明显扩大且抗真菌活性的增强大于2 log10 CFU/mL。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DNA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评价白鲜碱对模式真菌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揭示白鲜碱的抗菌作用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白鲜碱诱导下,酵母细胞中的889个基因差异表达(表达倍数≥2),511个上调,378个下调,其中多药耐药、脂质生物合成、DNA复制和重组等pathway受到白鲜碱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较好的检测了部分芯片结果。本研究还表明,白鲜碱能促使酿酒酵母细胞中若丹明6G外排增加,这与PDR5基因表达增高相关;64μg/mL的白鲜碱能明显提高酵母DNA含量(P<0.05),与DNA复制和重相关基因高表达相一致;32和64μg/mL的白鲜碱能显著破坏酿酒酵母细胞膜(P<0.05),这与细胞膜麦角固醇基因ERG高表达的芯片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新型治疗方案,为白鲜碱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福田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资源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发放"托幼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掌握
皮瓣移植手术肇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皮瓣移植的进展,自从出现游离皮瓣以后,皮瓣移植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皮瓣供区很多,髂腹股沟皮瓣、前
<正>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广阔,周期性的低温冻害给果树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在果树抗寒机理、抗寒生理、抗寒性鉴定及抗寒资源评价等领域做了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和产业规制理论为指引,首先探讨在媒介融合的宏大背景下,媒介市场结构如何实现从单一渠道的完全垄断向多方渠道寡占的历史性嬗变。然后通
软实力是在特殊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研究国家软实力必须弄清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厘清人们的混乱认识,求得对这一
目的:分析医院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的应用情况,为医师临床用药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处方512份,对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是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等地方风味菜而形成的菜系。菜名作为表示菜肴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不断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对于提高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本文浅议了培养兴趣、逻辑思维、合作学习、
<正>近来,美国处方药市场中一个显著的新动向为仿制药物的使用不断增加,病人用在药物上的支出不断减少。笔者通过对2010年美国处方量排名前200位的药物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相
<正>我国多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城乡改造的快速扩张,楼房广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神州大地上拔地而起,带动了房地产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涂料、装饰、家具、纺织、五金、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