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乌拉尔盆地重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82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油是可采潜力巨大的非常规能源,在工业化进程中日显重要。伏尔加-乌拉尔盆地是俄罗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位于全球重油油砂四大成矿带的伏尔加-乌拉尔山前带中部地区,重油资源量大。盆地内重油主要富集在泥盆系与石炭系,本文综合分析盆地内的以这两个系为主要的研究目的层。盆地内现有的重油油藏资料数据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存在重油的形成主控因素及重油成藏规律不明等一些列的问题。故此,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油气地球化学等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重油的地质特征结合已发现的典型重油油田特征,分析重油的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总结重油成藏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伏尔加-乌拉尔盆地的重油有利区。本文通过对烃源岩岩性、厚度、分布及相关地球化学指标,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氯仿沥青“A”含量及镜质体反射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重油油田的油源主要来源于多马尼克组,其次为维宪阶;根据对储集层的岩性和物性特征结合各个地区盖层的封盖特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出重油有利的储盖组合的分布范围。根据已发现的重油油藏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油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型;油气的运移、稠化与聚集成藏主要取决于构造作用、构造单元特征以及生储盖的综合作用。结合重油油藏圈闭类型及其在伏尔加-乌拉尔盆地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伏尔加-乌拉尔盆地重油油藏分布的控制因素主要为烃源岩因素、区域构造因素以及盖层。再次,建立了伏尔加-乌拉尔盆地重油油藏成藏模式,初步总结出重油成藏模式斜坡降解型。最后,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预测盆地重油有利区为与梅列克斯坳陷相连的鞑靼隆起、日古列夫-普加乔夫隆起边缘处及巴什基尔隆起处。
其他文献
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已经普遍展开,但在课程建设中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轻管理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课程建设作用的发挥。基于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发展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现就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
报纸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论文基于山西省4县421户农户农业生产调研数据,应用C-D生产函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减量投入行为及决策机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过量
从进行“五个认同”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南疆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现状,包括高度重视五个认同教育,基础工作扎实;“五个认同”教育没有统一起来,缺乏认同感的基础;缺乏社会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阶段性特征的科学认识和
经过7年的探索发展和完善,澄江县现己形成比较规范的几大作物种植模式.从1999~2000年,澄江县粮作站组织相关人员对澄江、阳宗两坝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