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un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随着各地党委、政府和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关注程度的整体上升,农村体育教师的经济状况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的影响,以及学校体育不受重视和学校体育政策的“失衡”等方面原因,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经济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农村体育教师的经济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关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经济状况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不容忽视且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分别从体育教师收入、消费支出二个方面考察农村中学一线体育教师的现实经济状况,试图以“点”带“面”勾勒和呈现其经济状况的整体特征及现实窘境。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校内其他主科教师群体相比、与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群体相比,与当地公务员等其他职业群体相比,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及其福利待遇依然偏低,其经济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满意度至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是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政策、农村教师现行的工资制度、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工作表现与奖惩制度、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自身因素等。基于当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的现实描述和社会支持理论诠释,提出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经济状况的社会支持体系,内容包括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经济收入水平;消除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偏见,确保体育教师工资分配公平公正;完善学校内部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师薪酬体系,加大津贴福利发放力度;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以促进经济收入的提高。
其他文献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全面小康社会决胜期三大攻坚战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奋力担当作为、坚决有力落实,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确
本文收集并整理陈巴尔虎旗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和其近30年浅层地温(即40厘米)数据,对陈巴尔虎旗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地形起伏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近30年的
元谋县在抓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推行管理节水措施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建立了运用水权、水价、制度等促进和推动节水的管理机制。
作者对根际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10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对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强调了根际物理环境,养分转化,特定分泌物与抗逆性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低血糖患儿脑损伤组(42例)和非损伤组(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平均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生后1 mi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