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的地域性,也使建筑失去了独特的地域性。如何体现建筑的地域场所精神,寻找人们对特定地域的场所感、认同感,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地方性场所空间的营造,需要回应场地、材料、技术、工艺和建造成本、业主的诉求:植根于相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中,广泛的吸收外来材料技术的运用方法,空间的处理手法以及光线的运用等,并通过重新的组合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本次设计是笔者参与的周凌工作室的一项实际项目——莫干山南路乡乡公所改造,由于乡政府的搬迁,乡公所、大礼堂以及基地内其他的乡政辅助用房现己废弃,业主希望在基地内建设一片具有江南特色风貌的乡村精品酒店,要求建筑师对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建筑改造以及建构设计。本次设计以现场测绘勘探为基础,结合业主要求和地域文化,利用地方材料,尊重地方建造体系,着重对乡公所和大礼堂进行了建筑改造和再设计。项目的理念是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平和、静谧的田园家居情怀。因此,设计就从地方材料地方建造出发,通过现场测绘、实地调研以及与现场施工团队的探讨,了解当地建筑的建造材料与方法,利用地方材料地方建造,最大程度地使基地的规划设计忠于原址原貌,使新建筑融于周边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