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观赏桃植物品种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目的为开发观赏桃植物的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分析采用高盐低Ph法、CTAB法、核DNA法和SDS法获得到的DNA纯度和质量后认为:CTAB法是提取观赏桃基因组DNA的最适方法。CTAB法提取的DNA得率和纯度较高,颜色洁白,完全能够满足RAPD和ISSR扩增要求。2.建立了观赏桃RAPD技术最佳反应体系。25μ1反应体系中,10×buffer2.5μl,模板DNA20ng,Mg2+浓度1.5mmol/L,引物浓度0.8moμl/L, dNTPs浓度0.3mmol/L, TaqDNA聚合酶2.0U。反应程序为:优化体系所用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2min;45个循环;72℃继续延伸10min,4℃保存。3.建立了观赏桃ISSR技术最佳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2.5μl,模板DNA40ng,Mg2+浓度2.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 dNTPs浓度0.4mmol/L,Taq酶0.5U。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1min,52℃退火1min,72℃延伸2mmin,40个循环,72℃继续延伸10min,4℃保存。4.从6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条随机引物,用于13个观赏桃品种的RAPD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在200-4000bp间,多数集中于400-2000bp间。扩增DNA谱带共272条,多态性谱带为243条,占总数的89.34%。得到了15个引物对13份观赏桃植物材料清晰的指纹图谱,能够充分鉴定观赏桃品种。5.从6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条随机引物,用于13个观赏桃品种的ISSR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在200-4000bp间,多数集中于400-2000bp间。扩增DNA谱带共278条,多态性谱带为251条,占总数的90.28%。得到了15个引物对13份观赏桃植物材料清晰的指纹图谱,能够充分鉴定观赏桃品种。6.依据RAPD标记和ISSR标记数据分析,计算出13份观赏桃植物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并绘制出聚类分析图。根据观赏桃植物材料所得到的遗传相似系数和绘制出的聚类分析图,得出了13个观赏桃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份观赏桃品种首先被分为了两类,一类材料属于寿星桃类,另一类材料属于非寿星桃类,包括直枝桃和垂枝桃类。然后分别根据树形、花型、叶色和瓣型将观赏桃品种分类为垂直和直枝,菊花型、月季型和牡丹型,红叶桃和绿叶桃,单瓣和重瓣。UPGMA聚类分析显示与形态学上观赏桃品种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