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镱共掺钒酸钇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 YVO4:Er3+,Yb3+荧光粉材料,通过对不同粒径的 YVO4:Er3+,Yb3+材料上转换的发射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样品粒径的变小,发射光谱中红光成分逐渐变多,绿光成分逐渐减少,既样品的红绿比随着样品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通过对 YVO4:Er3+,Yb3+材料上转换发光的动力学过程及纳米材料和体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随着粒径的减小材料表面吸附更多的 OH-等大声子能量基团,这将增加Er3+4I11/2能级到4I13/2能级的无辐射弛豫速率,增加4I13/2能级的离子布局数,减少4I11/2能级的离子布局数,从而影响 Er3+发光的红绿比。我们还测量了不同粒径YVO4:Er3+,Yb3+样品变温发射光谱,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温度传感特性曲线,通过对三种不同粒径的发光材料在293~603K温度范围内的变温发射光谱进行比对发现,纳米材料的温度传感特性要优于体材料,纳米材料更适合应用在温度传感方面。  文章中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了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YVO4:Er3+,Yb3+荧光粉材料。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制作方便、便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2、对不同粒径的YVO4:Er3+,Yb3+材料上转换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随着样品粒径的减小,上转换发射光谱中红光成分增多,绿光成分减少,既样品的红绿比随着样品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3、通过对不同粒径材料在变温上转换发射光谱和温度传感灵敏度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纳米YVO4:Er3+,Yb3+材料的温度传感特性要优于体材料。
其他文献
在微重力环境下,物质有不同于正常重力环境下的运动规律,这为基础物理学、流体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等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地面实验中,微重力环
本文计入纤锌矿材料中强内建电场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和密度矩阵原理研究了纤锌矿GaN/InxGa1-xN/GaN球形核壳量子点中子带间和带间光吸收的性质.讨论了内建电场、入射光强、
近年来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型照明光源,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LED的生产途径主要是:利用荧光粉的转换来实现白光。所以寻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己造成重大影响,大气污染监测已成为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增强环境监测能力,迫切需要开发研制各种新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然后从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对课题的各个主要内容进行描述.结合理论和实验对不同介质的表面光极化散射特性和模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