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多类表面活性剂、溶剂、助溶剂选择、特性研究和对比研究基础上对多种反胶束体系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最适宜萃取大豆蛋白的反胶束体系。试验得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体系的溶水能力强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体系。试验进一步将筛选出的Wo较大值的反胶束体系应用于对低温脱溶豆粕前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研究得到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对大豆蛋白的萃取率最高。对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低温脱溶豆粕中的大豆蛋白质进行试验,最佳前萃取条件:SDS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8g/mL、Wo为19、KCl浓度为0.05mol/L、萃取时间为50min和萃取温度为47℃,在此条件下蛋白前萃率为88.1﹪;最佳后萃取条件:KCl浓度为0.92mol/L,水相pH为10.5,温度为41℃,在此条件下蛋白后萃率为76.2﹪,经多次后萃取和加入助溶剂后多次后萃取的蛋白后萃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87.21﹪和89.72﹪。
用荧光光谱研究了水相、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和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大豆蛋白质的荧光特性,得出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中的“水池”极性要强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对蛋白产品组分分析表明,随着反胶束“水池”半径的减小,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较大亚基的比例减小,两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所含的亚基含量没有太大区别。从蛋白产品扫描电境图可得到两种反胶束体系萃取的大豆蛋白有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