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枪弹伤对周围组织器官波及范围较大,不易清创,极易感染。传统治疗是彻底清创,充分开放引流,但常引起正常组织的损伤与并发症。探讨MRI、病理学方法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对猪肢体枪弹软组织贯通伤早期处理效果,为临床枪弹伤早期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长白猪8只,体重(45±5)kg,采用国产95式步枪于25 m距离射击致双后肢贯通伤,共8对16个,随机取左侧为实验组(n=16),右侧为对照组(n=16)。于伤后6 h行弹道出、入口清创消毒后,实验组行VSD治疗,敷料贯穿于整个弹道;对照组采用单层油纱覆盖弹道出口创面,入口直接拉拢缝合后无菌纱布覆盖。大体观察两组弹道及周围皮肤情况。伤后5、24、48、72 h行MRI检查及取材行组织学观察,0、12、24、48、72 h行细菌学计数。结果伤后即刻两组弹道入口口径为(0.30±0.15)cm,出口为(5.00±2.50)cm。伤后72 h实验组弹道表面清洁、红润,未见渗出及肿胀;对照组弹道周围肿胀明显,弹道内见脓液、坏死肌肉及组织脱落,出口处可见弹道缺损空腔。MRI检查:实验组伤后5h原发弹道外缘见一线性T1WI结合T2WI双低信号,随时间延长碎裂区及组织变形区T1WI信号逐渐增强;对照组伤后5h T1WI呈低信号,之后碎裂区、组织变形区T2WI信号逐渐增高,T1WI增强不明显。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伤后5h以渗出为主,24-72h肉芽组织逐渐增多,肌纤维溶解,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对照组伤后5-48h肌纤维逐渐溶解,炎性细胞浸润,至72h肌组织肿胀溶解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聚集成菌团。伤后0h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48、72 h对照组细菌数较实验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结合病理学对VSD早期处理肢体枪弹伤具有指导意义。MRI在伤后72 h内能准确反映枪弹伤组织损伤范围,VSD可推迟感染时间,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