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饮用水资源出现了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受污染范围日益扩大,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到水源的安全问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因此,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成为水处理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吸附性能较好的沸石作为滤料培养生物膜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生物滤池对模拟阳宗海微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论文首先进行了沸石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沸石的吸附性能,然后通过对生物膜的构造、组成及对污染物净化机理的分析,采用自然挂膜法来启动生物滤池工艺,最后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生物滤池对模拟阳宗海微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沸石静态实验表明:沸石对NH4+-N的选择吸附能力较强,同时对As、TP、F也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采用沸石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污染物的去除都较有利。通过对生物膜的构造及净化机理的分析,明确了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实现的。生物滤池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5-20℃,采用自然挂膜的方法进行生物膜的培养,大约需要运行28天。生物滤池启动前期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后期依靠沸石表面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原水中氨氮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从而判断沸石生物滤池挂膜成功。生物滤池成功运行后,生物沸石滤池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单一污染物的处理结果表明:在水温15-20℃,水力负荷为2.4m3/(m2·d)的条件下,砷的进水浓度为0.20mg/L时,生物滤池对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最大可达35.78%;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砷的去除率逐渐下降。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随着进水浓度的变化,生物滤池对总磷、氟化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在水温15-20℃,水力负荷为2.4m3/(m2·d),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在10.19%左右,氟化物的平均去除率为8.81%。生物沸石滤池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混合污染物的处理结果表明:水温为15-20℃,进水中总磷为0.10mg/L、氟浓度为1.00mg/L时,砷的平均去除率维持在10.34%-11.07%范围内;在较低的砷浓度范围内(<0.05mg/L),砷浓度的增加对总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浓度继续增加,则对总磷和氟化物的去除率有一定的影响。经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沸石为滤料的生物滤池处理模拟微污染水源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沸石生物滤池更适合于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