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基本应用形式,虚拟社区从最早的BBS起步,发展到今天,已日益成为综合性的公共空间。虚拟社区的用户之间展开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超时空的交往行为,并且这种频繁、互动的交往行为还从互联网上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影响。本论文在对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虚拟社区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虚拟社区是在BBS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在网络技术、网民主体意识、社会民主进步的共同推进下,虚拟社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呈现出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特征。第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虚拟社区用户的交往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对作为独立个体的用户在虚拟社区中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对虚拟社区的认识和评价,为从整体上把握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据。第三,对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进行研究。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观,本论文认为,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属于人与人之间以信息交流为主的精神交往,虚拟社区虚拟、公平、自由、多元的话语环境是精神交往得以展开的物质基础。通过以天涯社区为例的个案研究,本论文对虚拟社区中交往行为的特征和互动模式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对虚拟社区中的特殊交往行为——网络集群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虚拟社区中交往行为的动机与心理机制进行阐释。第四,从宏观的角度,对虚拟社区中交往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概述总结。本论文主要从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虚拟社区成为民意的集散地,推动了社会的民主进程,形成了特有的社区文化,带来了大量的非理性网络舆论、网络暴力、网络炒作等网络问题这五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五,为有效地引导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提出了适当、可行的建议。虚拟社区用户之间的交往互动中夹杂着许多非理性、不成熟的行为,给现实社会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更好地实现虚拟社区与现实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对虚拟社区中用户的交往行为进行引导,使其向理性、合理的方向发展。总之,本论文研究了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与动因、用户使用特征、使用评价、互动机制与模式;指出了虚拟社区已成为人们交往互动的一个新平台,用户之间的交往行为属于精神交往,且本质上是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具有一种聚合的力量,能够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原理,网民之间的交往行为也包含着一些非理性、不成熟的成分,因而带来了网络暴力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对交往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分析,本论文继而对引导虚拟社区用户的交往行为提出了建议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