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信源条件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学科是量子论与信息论的交叉学科,由于量子叠加及量子纠缠等特性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的无条件安全性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了密钥分发的安全性问题。目前,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信息学科中最贴近于实际应用的一个发展方向。理想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要求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均是理想的,然而这在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还无法达到,从而使实际QKD系统极易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如光子数分割攻击(Photon Number Splitting,PNS)和边信道攻击。目前探测器端的漏洞可以通过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easurement Device Independent QKD,MDI-QKD)方案进行克服,导致了攻击者逐渐开始将源作为攻击的主要目标。双向结构的QKD系统由信宿负责向信源发送强光脉冲再由信源完成编码后发回给信宿,这样窃听者Eve便可对这些强光脉冲进行任意操作甚至可完全替换——也即等价于在双向结构QKD系统中源完全由Eve控制,这就使源变的未知且非可信。本文对非可信源条件下QKD系统进行研究与实现。首先,简要介绍了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实际QKD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介绍了保证量子密钥分发无条件安全性的量子力学理论基础、典型的QKD协议并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诱骗态策略。其次,总结了实际QKD系统中源端的安全漏洞并给出相应的克服方法;结合诱骗态策略提出了一种非可信源条件下基于偏振编码的MDI-QKD系统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协议过程,该方案只在非可信的第三方采用了一个非可信源同时通信双方可通过第三方共享价格昂贵的探测器从而大大节省了实现成本;然后,结合诱骗态策略的分析方法以及被动监控策略完成了无条件安全性分析,并给出了其无条件安全成码率公式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可信源的MDI-QKD系统与理想的MDI-QKD系统相比安全成码率并无明显降低。第三,完成了采集前电路的设计,并借助FPGA完成了对控制与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在该系统的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外部同步触发信号来完成对探测器输出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信号按照段号及位置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通过该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得到用于后续QKD过程的高可信度的原始信息,有助于提高整个QKD过程的效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偏振编码的双向MDI-QKD方案由网络中的服务方提供价格昂贵的光源与探测器,而通信的双方只需要相应的编码设备即可,可以方便地实现星型MDI-QKD网络。这必将有助于推动QKD网络向实用化方向继续发展。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全球Internet业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同时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变得更加高层次和多样化。这就对通信网络的容量提出了巨大的挑
光纤接入市场的升温,给下一代光线接入技术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无源光网络(PON)为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接入技术。随着产品技术的发展、成本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网,其节点体积小,数量大,易于部署并自组织成网,能够在各种特殊环境下采集数据并且把采集结果返还给人们,极大得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
日益增长的带宽密集型新应用如:分布式存储、e-Science、多业务融合、高性能VPN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传送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需求。随着新型智能光网络的出现,基于智能光传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中的攻击和防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计算机网络的防御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以至于时而发生因网络攻击而使广大网络用户损失惨
以太网由于其简单、成本低,标准开放多、支持者众多,近十年来以太网络正一枝独秀的几乎独占了有线局域网络,正在进军城域网、广域网和背板以太网。由于背板以太网高速率、大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已成为医院改善医疗环境的重要手段。电子病历依附于医院信息系统,克服了传统病历被动、静态、孤立的特点,具有主动、动态、关联的特性。由于传统
认知无线网络能够实时感知周围无线环境,发现频谱空洞并伺机接入,为解决频谱资源匮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作为认知无线网络的核心,频谱感知和频谱分配是支撑次级用户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