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变迁中的豫中农民生存状况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与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依存关系,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①土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生存于世,安身立命的根本。②自古以来农民的命运都被紧紧捆绑在了土地上,是否拥有土地及其所拥有土地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农民生存状况的好坏。针对农村土地制度这一问题,学术界的研究可谓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土地制度进行分析,却忽视了村庄中固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对制度实施的影响以及作为制度实施对象-农民的主观感受。此外,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绩效分析也多是一些“见物不见人”的僵硬逻辑推理。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转换研究视野,以一个村庄为个案,运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从社会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在微观层面上的变迁历程。并对农民生存状况建立指标体系,从经济收支、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以及农民心理感受等方面对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下的农民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深入村庄与村民、村干部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制度变迁过程中他们的理解与感受,从他们的视角和立场来观察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这样即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充分的实证支撑,同时也避免了泛泛而谈的弊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习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村庄在贯彻实施国家的土地制度时都会有着各自“因地制宜”的做法。本文选取的个案村位于河南省中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H村的制度变迁历程可谓是豫中农村变革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的写作对研究豫中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上的农地制度变革及其变革下的农民生存状况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背景,以“研究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及其施行路径、加快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目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紧急状态”或“救护急难的行为”,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立法上的一个制度。紧急避险是一种为了保全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牺牲了无关他人的合法利益
通过与当今网络远程控制方法的结合,侧面展开了对于国内外Internet技术应用于液压系统的现状,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将服务指令传输到数控接收端,通过数控系统执行调用程序,进而
上海自贸区创新成功经验中"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和最大便利化"的分线管理理念,要求从过去的"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充分体现了政府职能
国的房地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讲,自身竞争能力加强要靠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投资成本的控制来进行实现。粗放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社会治理下沉到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环,事关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区公共服务暴露了很多问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存在局限性,表现在理念陈旧、体制建设不完善、协作受限、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不完善;还有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主体角色定位错位:政府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定位失当,缺乏统筹;社会组织、企业参与
以银灰杨(Populus can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Cd)胁迫(CK)、10、30、50μmol·L-1和70μmol·L-1)分别在7、14、21d和28d时进行收获,探索Cd胁迫对灰杨
把证券组合保险的思想引入了期货市场,通过实证检验了该技术的效果。在期货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动态复制期货期权的组合保险技术,在规避大的损失前提下,实现套期保值目标。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知识对导游小费制度进行解释和分析,认为导游小费是在旅游服务中,导游与游客之间心理契约的一种价格,是游客对遵守心理契约的导游人
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极大促进了当时农村经济和农业水平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显现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已不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