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见水快、含水高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前人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对人工隔层抑制水锥作用的理论提出、发展进行了回顾,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利用数值模拟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验证。以欢616区块莲花油层及欢616-48-48c井的静态、动态资料为依据,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根据水锥形态的研究,应用渗流理论,在平面径向流的情况下,推导出了人工隔层形态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公式分析,隔层半径与注入高度无关,而与地层参数、注入的速度和体积有关。对比了,不同注入体积、不同隔层粘度和不同注入速度三种情况的隔层形态分布规律:(1)不同隔层注入体积对隔层厚度没有影响,对隔层半径影响较大,注入体积越大隔层半径越大;(2)随着注入粘度的增加隔层厚度增加,隔层半径减小;(3)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隔层厚度增加,隔层半径减小。为了更好的描述隔层形态,进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设计4个模型、12个方案进行物理模拟实验。从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来看,物理模拟与理论计算隔层形态基本一致。均质、正韵律和反韵律岩芯实验中注入速度对隔层半径影响不大,注入体积越大,隔层半径越大。反韵律岩芯实验结果表明:纵向上,明显的存在一上部半径大、下部半径小的阶梯形状。正韵律与其成相反结果。根据相应的资料,对48-48c井人工隔层形态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CMG软件,建立模拟模型,通过历史拟合,得出数值模拟情况下的人工隔层分布,与理论计算、物理模拟基本相符。不同注入速度方案,不同注入体积方案,不同注入粘度方案,同时对比了各方案的最终采收率。得到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相符。对堵水药剂进行配方筛选和室内试验,完善堵水工艺及其配套工具,共实施人工隔层堵水8井次,日增产能57吨,含水下降2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研究的结果说明:人工隔层在底水油藏中,能够切实有效的阻挡底水入侵,很好起到了降水增油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