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的奥巴马国情咨文分析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经历了从传统观到现代认知观的发展。传统观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格,是偏离或违反语言常规表达法的一种手段。1980年Lakoff and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概念隐喻将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认知方式。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应该是概念问题,一个概念域(即目标域)通过另一个域(即来源域)获得了理解。自此,隐喻研究进入新的认知时代。关于政治语言的研究也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主要是从修辞学和语用学角度。在近几十年,认知学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政治语篇。然而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美国政治语篇的分析研究却很少见。  本文基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研究语料为奥巴马2010年至2012年国情咨文,共三篇,21116个单词。从认知上对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以揭示出其运行机制和作用。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奥巴马国情咨文中有哪些典型的概念隐喻?2)这些隐喻是如何实现由来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的?3)这些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从概念隐喻下的三种类型: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对文中的大量隐喻现象进行了分类。通过三个类型下的典型个案实例对概念隐喻的映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图例的方式解释说明了来源域的概念是如何映射到目标域,从而实现隐喻。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结构隐喻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包含五类常用结构隐喻模式,即:旅程隐喻、航海隐喻、竞争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2)概念隐喻在政治演讲中表现出了劝说、激励和简化功能。通过大量运用隐喻来表达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和立场,将人们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的政治概念上,从而更易说服、感染和激励民众。3)隐喻根植于我们生活的经验,文化对隐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回顾了隐喻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前人对政治语篇中隐喻研究的贡献。本项研究正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并从中得到启示。第三章详述了概念隐喻的本质,机制,分类以及特点,随后说明了本文资料搜集以及通过采用Steen的“五步法”确认语料中的概念隐喻的过程。第四章是文章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部分。作者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隐喻映射的实现过程,即人类是如何通过隐喻认识抽象概念。随后结合理论框架和个例分析政治语篇中来源域的概念是如何映射到目标域上,从而实现隐喻。第五章是本文的总结,揭示了概念隐喻能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政治语篇以及政治家可以通过概念隐喻贴近大众,激发大众情感从而赢得民心。同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项研究有助于对美国政治和文化的深层透视,对于政治语篇的理解和翻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英语教学方面,通过加深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和理解语言;在语言研究方面,提高人们对政治语篇中隐喻的意识形态的敏感性以及透过语言本身进一步加深对政治语篇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际。随着国际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更
《灵感女孩》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灶神之妻》之后所推出的另一部力作,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奥利维亚和邝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表现了中
《误投尘世》发表于1953年,是约翰·韦恩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第一本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也引起了不同凡响。小说带有较重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第三语言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第三语言的学习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时甚至会导致产生一些错误,包括语音错误、语法
为了操作安全或对电流进行控制,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电流感测装置。电流感测常用于以下两方面:1)过电流保护,监测流过发动机或电源输出线的电流,如果负载过大就降低电压;2)多相负载平衡,监测每条有电流的线上的安培数值,并对实时响应产生影响。使用电流感测电阻能够提供简单的电流感测电阻能够提供简单的的电流感测信号,对电流变化作出线性响应,从而能够保证电路在很大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美国当代最为神秘和离群索居的作家,同时也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和他神秘而不为人知的身世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在美国
  鲁迅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因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和政治危机的强烈抨击和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声名显赫,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鲁迅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还表现在将日常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贸易往来历史。中日恢复邦交前,民间贸易是两国贸易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签署的四次民间贸易协议和渔业协议,均旨在通过发展民间贸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