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研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景观的营建开始转向对绿化空间的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追求。城市中日益突出的各种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尤为关注,如何更好的发挥景观绿地的降噪作用亦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降噪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不同种类植物的降噪效果,而对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尤其是城市中以景观美学为设计主导的绿地结构与降噪效果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论文以城市带状绿地为对象,研究绿地构成要素对降噪的影响,以其为发挥绿地景观的综合效益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测定天津带状绿地植物配置模式在植物枯叶期与茂叶期的降噪效果,侧重于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层次、宽度及景观效果等等植物配置要素与噪声等效声压级降噪效果以及1/3倍频频谱分析降噪效果的关系,进而选择出降噪作用好的配置方式以及各个因素对植物降噪效果的影响。分析研究得出了在枯叶期影响带状绿地等效声压级降噪效果最大的因素是:树种组成和林带宽度。在茂叶期影响带状绿地等效声压级降噪效果最大的因素是:水平郁闭度、配置模式和林带宽度。在上中下三层植物中,上层植物的降噪效果更加的明显,降噪效能更高,在相同的水平郁闭度与林带宽度情况下上层植物呈现的降噪效果更好。植物带状绿地在超低频区间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植物的配置模式;在低频、中低频区间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植物的树种组成;在中频、中高频、高频区间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林带宽度。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个别特殊的频率区间会表现出不同的降噪能力,如大部分带状绿地,在400—500Hz左右的频率区间降噪效果会突然下降。在所测的样地中,降噪效果较为优秀的植物配置模式有:刺槐+油松+石榴+草坪草,刺槐+油松+小龙柏+萱草+草坪草,杨树+柳树+云杉+草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