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偶观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择偶观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和个人观念的变化,人们的选择变的更加的多样。因此,当下社会有很多的男性和女性青年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他们错过了最佳的结婚年龄。这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险。然而,网络社会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网络新媒体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络社交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边界和信息的交换形式,这种变化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社交的发展和成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在网络中进行交流,组成各种网络社区,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当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的交流和沟通受阻,传统的交流方式和平台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时,人们把眼光投向了网络媒介这个新的交流场域。对于处于弱势话语的少数族群来说,网络社交成本低廉、及时性等网络人际传播特点,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曙光。本文使用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中穆婚介”的征婚者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穆斯林男性征婚者和女性征婚者自我呈现的各种信息,通过采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旨在探索中国穆斯林在网络择偶的过程中的自我呈现方式和风格,以及他们在使用符号相互交流时,所流露出的群体文化和信仰认同在网络中的呈现图景,这种呈现图景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表明,在“中穆婚介”的交流平台上,征婚者使用文本和图片等符号信息进行自信性的自我呈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在网络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理性对自我形象进行调整;他们在网络婚介中择偶的过程中反映了,中国穆斯林青年具有高度的群体认同和信仰认同的心理;中国穆斯林青年在网络婚介中的择偶行为,不仅是单一的网络人际传播,它是中国穆斯林青年在网络中的文化、道德、信仰等社会资源和情感因素的综合性的呈现;“中穆婚介”征婚者的自我呈现是以共同信仰为信任基础,试图使用网络媒介中的”弱关系,尝试在现实中建立强关系的人际交往行为;中国穆斯林在网络婚介的择偶行为,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社交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