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的女性群像——林海音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她的创作主要有三大题材:乡愁、婚姻、童趣,其中描写女性形象是她创作最突出的方面。她的笔下汇聚了形形色色的女性群像,不仅包括一夫多妻制下的大奶奶、姨太太,还有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歌女舞女,这些女性群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长廊里不可缺少的人物。 本论文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以林海音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小说为主,分析林海音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的特色。 第一部分概述了林海音的创作成就和相关评论。 第二部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林海音创作的女性人物形象:借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含义,并将此含义扩大,根据女性在面对婚姻困境时,选择囿于婚姻还是选择冲破“围城”,划分为“围城”之内的女性群像和“围城”之外的女性群像。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林海音在凸显女性群像的策略问题,分别从母性精神的张扬、性与爱分离的含蓄、男性形象的孱弱这三个角度展开叙述,把握林海音凸显女性群像的技巧。
其他文献
上海正处于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关键历史时期。《上海市“十一五”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结合上海市当前产业形成基础和旧城区
中国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从80年代中后期起,其主流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随着文化转型时期大众文化的不断兴盛,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群众
大约700年前,西班牙马略卡岛的哲学家拉曼·鲁尔(Ramon Llull)为了说明他的理论,开始在书中加上活动页,这是已知最早的拥有三维结构的“立体书”。早期图书的立体结构只出现在一些学院性文献里,直到18世纪,立体书才开始作为娱乐性出版物——尤其是童书,走进大众视野。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立体童书,比如《小美人鱼》、《爱丽丝漫游仙境》、《恐龙系列》等等,都拥有让人惊叹的复杂结构,明星立体书设计师们
《非诚勿扰》在国内热播,创下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新奇迹,随后又走出国门并在国际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国内首个入选哈佛商学院课程的综艺节目,对它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