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化水平得以提高,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需求增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建筑项目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伴随着施工过程的高耗能、高污染、高劳动强度、低效率、低品质等缺陷,已难以顺应当代的建筑使用需求。伴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装配式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由于其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克服了以前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的缺陷,使其成为各国建筑业的研究热点,并在各国应用并加以推广。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并对建筑项目需求量大,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主要处于引进和初步应用阶段,由于设计难度高、施工要求严、建造成本高,所以还仅限于一些特定的建筑项目。论文首先对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历程进行介绍,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特点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归纳,并重点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应用和发展情况。随后,着重介绍了国内使用情况广泛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并对其建筑特点、构件组成、连接方式和自身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遗传算法进行理论研究,总结遗传算法原理、计算过程、优劣势与适用范围。并基于Matlab编码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实际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项目的部分预制构件进行算法优化,以实现构件结构安全、构件建造材料成本经济、构件通用性和构件运输吊装安全性。并通过PKPM软件分析构件的安全性,并对比人工优化、算法优化在经济性、通用性上进行了对比,找出遗传算法在构件方面的优缺点。同时,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分别对优化过的预制柱、预制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进行三维设计,以探索BIM技术在装配式构件优化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基于遗传算法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优化研究”为题,从建筑技术科学方向出发,从以下几方面对该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1、对传统建筑项目施工方式进行梳理,同时对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指出了该技术所具有的优势。2、以基于Matlab编码的遗传算法在实际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为例,研究遗传算法在装配式建筑构件优化阶段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实际项目提供了实际参考。3、对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相关法规、政策进行研读,并对目前预制构件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优化研究目标。4、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构架优化设计领域,即运用目前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载体软件Revit,分别对经过算法优化的对预制柱、预制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进行三维设计,并且实现由BIM模型直接导出相关的CAD深化设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