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传统粮食作物的第四大主粮,马铃薯主粮化的开发,是中央关于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方式,是在现有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加收入的重要探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16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而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而安徽省又是人口大省,且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进马铃薯品种,在种植马铃薯方面备受全国关注。所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安徽省提高粮食产量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查阅了国内外资料和相关文献,对安徽省马铃薯产业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安徽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并对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分别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传统粮食竞争力下降的趋势,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安徽省马铃薯生产的历史条件以及产业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粮食安全保障和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马铃薯主粮化的必要性,同时,从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环境、增产潜力和市场前景三方面对安徽省马铃薯主粮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马铃薯生产中生产者对马铃薯品种的选择以及对马铃薯产出质量的影响,深入了解安徽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以下合理对策:第一,加快建立马铃薯种署培育和推广示范体;第二,以市场为导向,拓宽马铃薯融资渠道;第三,培育马铃薯专业市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第四,政府引导,准确定位马铃薯产业;第五,推进马铃薯深加工领域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综上,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是一项长期、巨大的国家战略,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帆风顺,涵盖了农民、企业、政府等方方面面,涉及生产到流通的一系列环节,本论文主要分为8章进行论述,得出安徽省具有推广马铃薯主粮化的条件,其产业现状有利于进一步快速发展,应积极构建新型的经营模式,同时依托安徽省高校优势,增加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加快专用品种的选育推广,全面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提供安徽省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支撑。然而安徽省马铃薯主粮化研究目前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要想推进马铃薯进一步发展,将马铃薯主粮化大规模专业化推广,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根据我省实际,逐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我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