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地图是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旅游者深入认识、了解旅游地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改善,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大大加快,人们在闲暇之余,选择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从而提升了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加之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相对来说也提高了外出旅游者的文化素质,而旅游者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意味着旅游者的“品味”提高,这使得他们无论是对旅游服务还是旅游产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作为旅游产品的旅游地图在保证其指向性功能的基础上,亟需提高地图本身的艺术水准与娱乐性,以更好地服务游客。因此,旅游地图的设计面临着空前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从理论角度与实际绘制来探索如何把动漫绘画技法与旅游地图结合,让旅游地图亦图亦画、在保证旅游地图准确性这一标准的同时也在地图中体现出更多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以给旅游地图的设计和绘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文章对古今中外地图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了研究,对可用于地图设计的动漫造型的技法进行了分析整理。通过对比中古今中外的地图,发现了很多可供继承与借鉴之处:比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中国古地图,在绘制地图时运用到了山水画的技法,其意在笔先、“叠加”、散点透视等方法就能显著提升地图的艺术水准与文化内涵,也使得画面更加地引人入胜。古地图中的美学原理也是值得我们在设计现代旅游地图时研究、分析与借鉴的。通过对传统地图与旅游地图详细比较,分析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地图与旅游地图所承载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对精度的要求程度不同等等。探索构建地图艺术性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旅游地图,探究与其相对应的数学法则、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为实践制图,打好数学、美学理论基础,以确保在实践制图中既具有较高的精度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娱乐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把在地图中所绘制的地、物抽象分类成点、线、面等不同类型的符号,再根据点、线、面符号属性的不同,对它们进行艺术化处理,以保证作为实践对象的襄阳旅游地图充分展示精度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