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导师门诊治疗慢性便秘的方药,运用统计技术探究其辨证思路、用药规律及核心用药,为慢性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资料与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由白光教授诊治的慢性便秘病例,进行记录、采集门诊信息,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借助WPS-Excel2016建立处方数据表格,运用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白光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核心用药,常用药对及用药规律,探析恩师治疗本病的独到的辨证思路。结果:1.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患者190人,男女比例约为1:2.65;年龄最小者15岁,年龄最大者92岁,平均年龄52.11±17.62,以51-60岁居多。2.根据纳排标准,共筛选出190首方,共128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159次,其中频次大于30%的共19味。3.128味药中以温性药物居多,寒性次之,平性再次之;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以脾、胃、肺、肝、大肠居多;药类以补虚药最多,理气药次之,清热药再次之。4.将使用频率大于30%的19味中药用SPSS22.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恩师经验,得出常用药对为当归和黄芪、当归和白芍、杏仁和桃仁、木香和砂仁。结论:1.恩师熟读经典,精于临床,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受启于“肺合大肠”理论,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肺、脾关系密切,临证治疗本病以“肺脾同治”为基本原则,遣方用药多归脾经、肺经,兼顾肝经。2.白术、当归、砂仁、白芍、木香、厚朴、桃仁、神曲、紫菀、紫苏为恩师治疗CC的核心用药;当归与黄芪,当归与白芍,杏仁与桃仁,木香与砂仁为恩师治疗CC的常用药对。3.用药特点体现为药物药性以温性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居多;体现了治脾胃病“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的思想,药类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兼顾清热药、化湿药,佐以宣肺清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