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安全系数法在滑坡稳定分析及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进行不断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山区丘陵地带,铁路、公路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了大量的山体滑坡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以及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滑坡的稳定分析是工程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需重视的问题,一直以来,滑坡的稳定性分析都是工程界以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极限平衡法在滑坡的稳定分析中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唯一的一个定量指标,即整体安全系数对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无法分析滑坡体上的各部位的相对稳定性,这样也无法推断滑坡体的滑动机理。另外在对滑坡进行支护设计时,对于支护部位的选择往往根据地形特征,地下水分布等因素,主要凭借个人经验,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1.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当前滑坡稳定分析的主要采用的极限平衡法进行了总结,由于这种方法无法对滑坡上各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提出利用杨涛等提出的点安全系数法进行分析,分别从二维角度和三维角度对该法的正确性进行判定,并利用点安全系数法对滑坡的各点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并根据滑面上点安全系数的分布情况对滑动机理进行分析。2.针对目前在滑坡加固时对支护方位的确定方法的不足,利用点安全系数法对某真实滑坡应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并将锚索布设在滑坡的不同部位,分别讨论在各种方案下滑坡的稳定性以及破坏情况,最终根据强度储备原理对最优方案进行了选择。3.在某简化滑坡模型中应用埋入式抗滑桩进行加固,并将抗滑桩布设在滑坡的不同部位,利用点安全系数法对各种方案下的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别讨论在各种方案下滑坡的稳定性以及破坏情况,最终根据强度储备原理对最优方案进行选择。4.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前文中的简化滑坡模型进行模拟,通过对各种方案下滑坡的安全稳定性以及破坏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对理论计算的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全世界电力的主要来源为水力、火力、风力和核能,这些能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或对地理环境要求高,分布极为不均。为满足整个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平衡各地区能源分配,全世界各国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相当数量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以及各种人为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大量的建筑物需要拆除,将产生大量的废弃粘土砖,成为建筑垃圾。
静态破碎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爆破方法,具有无噪声、无飞石、无毒气、无粉尘和无爆破震动等优点,解决了大多数施工条件较为苛刻的建筑物破除难题。而使用静态破碎剂在破裂钢筋混
近年来,随着水源水质污染的加剧,猛水蚤、剑水蚤等桡足类浮游动物在水源水体中过度孳生现象明显。当超过其环境容量时,水蚤可能随原水进入水厂,进而穿透净水工艺进入到供水管网,造
层状岩体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该类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是目前隧道工程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以黔东南浅变质岩区巫帮1#隧道为工程依托,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
网壳结构具有曲面表现形式多样、造型美观、跨度大、自重轻、受力合理等特点,广泛在火车站、体育馆、剧院、博物馆等公共建筑中使用。近年来,我国各地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