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性呈持续恶化的态势。目前四川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性恶化趋势,且这种恶化越来越表现为连续性、顽固性和不可逆性。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描述和预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四川不仅要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还要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四川生态恶化的公害性、传递性、跨界流动性和代际累积性,再加上四川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生态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生态省建设就成为四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政府做出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对有效路径的研究,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步伐相对缓慢,生态省建设的预期目标仍未实现。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公众对高质量环境的迫切需求,加快探索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路径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生态政治理论的相关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评估四川生态省建设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对四川生态省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省建设的内涵提出加快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阐释了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政治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三章分析了四川生态省建设的现状。运用matlab分析软件对四川生态省建设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利用熵值法赋权,得出四川生态省建设在2006—2010年间的整体状况:排除汶川大地震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在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态文明观念未得到普及、区域污染转移情况严重、环保投资严重不足等。第四章主要论述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在第三章分析四川生态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即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推动四川生态省建设的快速发展。并根据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