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性呈持续恶化的态势。目前四川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性恶化趋势,且这种恶化越来越表现为连续性、顽固性和不可逆性。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描述和预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四川不仅要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还要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四川生态恶化的公害性、传递性、跨界流动性和代际累积性,再加上四川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生态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生态省建设就成为四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政府做出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对有效路径的研究,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步伐相对缓慢,生态省建设的预期目标仍未实现。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公众对高质量环境的迫切需求,加快探索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路径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生态政治理论的相关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评估四川生态省建设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对四川生态省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省建设的内涵提出加快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阐释了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政治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三章分析了四川生态省建设的现状。运用matlab分析软件对四川生态省建设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利用熵值法赋权,得出四川生态省建设在2006—2010年间的整体状况:排除汶川大地震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在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态文明观念未得到普及、区域污染转移情况严重、环保投资严重不足等。第四章主要论述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在第三章分析四川生态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路径,即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推动四川生态省建设的快速发展。并根据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北京的城市功能与首都经济的基本特点赵京兴如何正确把握北京的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北京的经济发展适合首都的特点,这是涉及北京市经济发展前途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于
T细胞增殖分化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但T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在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
2011年世界光伏发电装机达到创纪录的2380×104kW,而同期全球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却达到5000×104kW,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同时,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各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2011
目的:为护理院的建设和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函调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以江苏省40所护理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规模及分布、床位使用情况、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以《中华医典》为工具,检索汉唐医籍中治疗水肿病的方剂及相关药物,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从文献角度出发,就汉唐医家对水肿病病名、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加以整理归
本文通过对鹤峰平山社区村民口述史的解读,从土民的角度关注改土归流后的土民社会转型,揭示出在面对国家权力强制性推动的社会转型中土民的生存选择。
背景: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在颈椎病的分型中,颈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40%-60%,且30-40岁女
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是延龄草科重楼属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lla)的变种。重楼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而农村的主人是农民,因此,农民就成了建设小康的关键。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民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实践者,还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