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实力。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将航天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国对航天技术创新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但想要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航天技术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大部分技术成果都是由军方研发,很多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应用。军民长期以来的独立研发与生产,使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直接导致航天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转化应用效率底下。本文旨在研究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航天产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我国的航天技术创新环境,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的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本文针对国内和国外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整理,明确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成果,对航天技术以及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进行定义。分析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切入,明确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所处的环境。了解世界各国航天产业发展以及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现状,分析其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历程、动因、做法和成果,寻找各国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特点,从而获得相关经验和启示。分析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主体的结构,明确他们的作用、需求和行为,为构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提供依据。结合相关理论构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并根据中国的特点制定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航天产业的整体情况和军民融合发展形势,提出有助于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实施的保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