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产业的角度讲,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首先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过程。在一国之内,一定的产业从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低梯度地区转移,即产业的区际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必然。区际产业转移无论对于承接地还是转出区的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强化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际经济的协同互补,推进一国经济整体上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就我国而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东西地区差距日益扩大,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区际产业转移作为统筹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根据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我国目前呈现的东中西梯度经济发展特点,似乎东部地区产业应该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的转移。然而,近一些年来,虽然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向越来越明显,但产业转移还只是停留在个别的、小范围的起始阶段,大规模的东企西进尚未出现。鉴于此,本文以“区际产业转移的态势与路径”为题,以四川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实例,着重分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认识东西部区际之间产业转移的规律,探寻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本文依循以下逻辑思路:对产业转移相关理论作出归纳梳理,把握区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以四川省为例,与东部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向进行横向比较;运用SWOT分析法,认识四川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分析优势与不足,把握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进展;对区际产业转移中主要相关利益体—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为选择作出评价,并对四川省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拓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提出设想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