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西北干旱区1961-2009年76个台站日降水量和环流指数资料,通过百分位法、M-K突变检验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季节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长期变化;研究极端强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比重,及环流指数对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各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中,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的上升趋势较明显,南疆地区的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微弱的较为持续的上升趋势,这三个区域的年降水量均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显著突变;河西-阿拉善的东部地区的年降水量则呈极为微弱的上升趋势,且突变不显著。在季节变化中,春季、夏季平均降水量最大区域是天山山区,秋季平均降水量最大区域是北疆地区,只有河西-阿拉善地区(30.8mm)秋季的平均降水量大于春季,冬季平均降水量最大区域是北疆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中,降水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天山山区西部,祁连山北部,其次是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山区及南疆地区西部;年降水量较低的区域主要为南疆中部和南部。不同季节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年均降水量分布特点基本一致,北疆地区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其他区域的季节降水量分配不均匀。(2)各区域极端强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中,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的上升趋势较明显;西北干旱区年均极端强降水量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增加是一突变现象,具体是从1982年开始的。与年均降水量突变对比,发现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年均极端强降水发生突变的时间较年均降水的突变时间较早,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反馈上,年均降水则表现滞后性的特征,而极端强降水事件表现得更加积极。(3)年均极端强降水频次与年均极端强降水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从区域差异上来看,增加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极端强降水频次和强度空间分布上,新疆区域与地形有极大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山区高,盆地低的特点;河西-阿拉善地区极端强降水频次与强度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从东南向西北递减。(4)极端强降水量与年降水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极端强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也从侧面反映出极端强降水量增加是西北干旱区气候发生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一个可能的客观原因。(5)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与极端强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在80年代中期,春季和冬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极端强降水事件的突变变化趋势一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理解公民的采纳行为和明确采纳带来的影响是提高电子政务的使用率和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该研究围绕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的影响因素、公民采纳电
互联网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早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构建起了现代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移动短视频应用软件属于互联网产品中的新品类,由于其本身碎片化传播信息
<正>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终端迅速普及,数据科技、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人们对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充满期待。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陆续提出互联网+、大
目的:探讨隐源性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病理基础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 材料与方法:隐源性大咯血定义为胸片和/或CT未发现明显病灶或原有病灶与咯血部位不一致,无法解释
依据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整体要求和林业经济管理的实践,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林业经济科学、全面管理的发展大背景,建构了我国未来林业经济在资源
21世纪培养的新型教师,不仅要求掌握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尤其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因此,在师范教育中,促进师范类本科生的深度学习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输出国,出境人数将达1亿人次。为了分羹中国的出境游市场,各个目的地国家也在争相培训中文导游。目前已经开放的欧洲国家
报纸
AGNs(Active Galactic Nucleus)是近代天体物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blazar天体是AGNs中具有极端物理性质的一个子类,它以大振幅快速光变、高且变化的偏振、射电核主导、视超光速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学前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前舞蹈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