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形化用户界面已经成为当前人机交互界面的主流。相比于其他界面,图形化用户界面以其更直观易懂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儿童的教育、娱乐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以图形符号为主要元素的儿童应用软件界面。然而,不少设计师为吸引儿童目光一味追求艳丽个性的图形色彩设计,导致儿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识别效率低下,错误操作频繁。因此,探索图形面板中各图形符号色彩关系对儿童认知工效的影响,总结出以儿童认知工效为指导的色彩设计原则,对提升儿童数字产品的“易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本研究提出利用图形面板中各图形符号色彩差异来提高视觉工效的方法,并从色相角度出发将色彩差异进行量化。随后系统地分析了各年龄段儿童认知属性与其对应软件交互界面中的图形符号与色彩特征,确定了最有研究价值的8~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并设计开展了色彩辨别实验。实验表明:随着色相差异角度的增大,儿童正确反应时间先减少后趋于稳定,而反应正确率逐渐增大,在25°以后达到100%并保持不变。明确了在色相差异大于25°时儿童可正确识别两种不同色彩,为下一步的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通过一项视觉搜索实验发现:在具有高饱和度、高明度特点的儿童人机交互界面中,图形符号间色相差异角度对儿童视觉工效有显著影响(色相差异角度为60°时工效最佳),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据儿童对不同色彩喜好度的打分,分析得出儿童喜好度与视觉工效没有显著相关性。最后,结合上述实验得到的儿童对图形符号认知工效的结论,论文总结出了基于工效学的色彩设计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进行了实际的儿童交互界面设计,对比实验表明,运用此色彩设计方法的方案比未使用该色彩设计的方案具有更高的交互效率,从而验证了儿童对图形符号认知工效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本文的结论可为儿童界面图形符号色彩设计提供工效学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