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世纪对人的新要求来看,学习化社会为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培养人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教育的重点不能再停留在只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重视对人的主体性的培养,重视人的潜能开发,并使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以学习化社会为大背景,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有关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精华,在综合国内外对教学模式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反思传统教育,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从新的理论视角,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并提出“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这一选题进行研究。选题主要围绕下列五个大方面进行探讨:(一),为什么研究?即,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笔者从1,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2,反思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程,建构以“人”为中心的基础教育的需要、3,学校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二),如何研究?即,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的研究方法。为探索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笔者综合地运用了文献综述法、理论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测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三),研究什么?即,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的研究具体内容.1,本文对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的相关概念(如,学习化社会、主体、主体性、学生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其中有一些概念(如,主体性教育、教学模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中的“学习化社会学生主体性教育”这一概念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学习化社会学生